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民主紀念園區

1. 民國64 年(1975 年)蔣中正總統逝世,行政院接受各界建議與治喪大員會議之決議,設立中正紀念堂籌建小組,聘請16 人為委員,積極推行建堂事宜。8 月,小組公開徵求海內外建築師提供建築設計構想,前後收到43 件,是台灣第一個大規模之國際性競圖案。經過了二個階段的篩選,最後由和睦建築師事務所楊卓成所提的甲、乙兩個中國古典式樣的方案脫穎而出,而這兩案經過反覆的整合,成為最後實施之方案。 2. 中正紀念堂建築形式及結構獨特,兩廳院部份建成後即為藝文活動重鎮,廣場部分多年來為重要集會或民主運動抗議表達場所,從學運到燈會以及選舉造勢晚會等等,與民眾集體記憶及認同意義深遠。庭園迴廊部分與主建物基地實為一體,是臺北市重要開放空間及綠地;故全區具文化性紀念園區之價值,已成為市民休閒、藝術及公民歷史事件之共同活動與記憶。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文壹字第0963132772-1號
    2007-11-09 16:00:44.0
    變更/修正
    文壹字第0963133027-1號
    2007-11-13 00:00:00.0
    變更/修正
    會授資籌二字第0983110272號
    2009-07-17 00:00:00.0
  •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種類
    種類代碼
    A99


    種類名稱
    其他設施


    其他說明
    其他


  • 現狀
    使用中且保存良好
  • 外觀特徵
    整體建築分為民主廣場、民主大道、正面牌樓、主堂體等主要設施。主堂體總面積二十五萬平方公尺,主體建築物高七十公尺,頂為尖狀八角形,用寶藍色琉璃瓦覆蓋,四周牆壁以白色大理石雕砌而成,是個格局方正的建築物,兩扇大門為青銅浮雕拱門,高十六公尺,重七十五公噸。正門牌樓高三十公尺,面臨中山南路,則是仿明代的建築,有六柱五孔十一樓。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民主大道、民主廣場地坪及室內展場等使用率較高空間之日常管理維護
  • 使用情形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辦公及展示使用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3段362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局古蹟聚落組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295848@123
  •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室內特徵
    中正紀念堂在施工上,有多項國內建築空前未有的特色:它是國內第一座無構架剪力牆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正堂40 公尺見方無一根橫梁;它的伸縮縫長達1700 公尺;使用的琉璃瓦達40 萬片,最大柱子高24 公尺,約合一般的八層樓高,內外牆大理石為國內首次使用懸掛法安裝,地面花崗石於國內首次使用分離法舖設,斗拱數目達兩千餘個,最大斗拱高3.5 公尺。在結構施工中,也首次使用目昇塔式旋臂混凝土澆築機澆築混凝土,並首次使用「壓力失水試驗」及「空隙計量試驗」,以配比來控制混凝土的可泵性。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具其他古蹟價值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臺北市
    中正區
    中正段三小段
    0106
    2
    臺北市
    中正區
    中正段三小段
    0107
    3
    臺北市
    中正區
    中正段三小段
    0108
  • 緯度
    25.0367036294547
  • 經度
    121.517699137187
  • 法令依據
    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中華民國95年1月12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壹字第 0942130856-5號令訂定發布)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3、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4、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5、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6、本古蹟為臺灣重要之政治空間,承載多數臺灣住民二戰後的各種政治記憶,有其足夠的代表性。 7、由清領、日治到二戰後皆在都市發展上具重要的位置及意涵,建築與外部空間皆具重要政治意義,且為重要之建築競圖代表作,在建築史、歷史與文化上能代表國家發展的歷程的見證。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