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捷發乾記茶莊

捷發乾記茶莊建造於昭和 5 年(西元1930 年),為西螺歷史最悠久的茶莊。創始人許金,於道光13年(西元1833 年)四月來到西螺開業,取名捷發乾記,在台中、嘉義、虎尾等地皆有分行。許金來臺灣發展後,在昭和5 年(西元1930 年)自己買地建造捷發乾記茶莊,即現在的第二、三進,到了昭和12 年(西元1937 年)實施市區改正,鎮內街道呈棋盤型規劃,原本寬窄不一致的街道拓寬拉直,街道面容美化,於是在日本政府的要求下增建了現在的第一進。 西螺延平路後因東市場之蕭條,茶莊生意一落千丈。許家子孫也遷移外地發展,茶莊最後在民國78年時來台第三代許文銘轉行而結束。許家人基於保護藝術文化價值與發揚先人於西螺之事蹟同意無償提供老屋作為「延平老街文化館」,並協助整理茶莊相關文物促進地方文史工作之推展。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雲林縣
    西螺鎮
    延平路92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文資字第0962401573號
    2007-11-06 22:44:23.0
    變更/修正
    府文資字第0982400465號
    2009-03-16 00:00:00.0
  • 種類
    種類代碼
    A3


    種類名稱
    宅第


  • 現狀
    一組二連棟的街屋立面整體構造狀況尚稱良好,但主要構造體上仍存在多處的損壞狀況,現進行第二期修復工程。
  • 外觀特徵
    捷發乾記茶莊,建築物分為前、中、後棟三座。前棟起建於西元1935年,為磚造木構,外貌二樓,實為三層樓之歷史建築。建築體的立面造型精緻典雅,細部結構變化豐富,正面女兒牆、雨庇、陽台,裝飾混合洋和風格,設計新穎氣派,更富藝術氣息。 整棟立面裝飾以吉祥福運圖案為主。三樓頂的女兒牆,佩飾許字家徽,更有一老鷹口銜錢幣圖型最引人入勝,象徵財源廣近與泱泱大度之門風。捷發後棟建築,表現出優雅寬容氣度,堪稱為延平歷史街屋之最。
  • 使用情形
    無償借財團法人雲林縣螺陽文教基金會使用,作為「延平老街文化館」。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許OO
    土地所有人
    許OO
    土地所有人
    許OO
    土地所有人
    許OO
    土地所有人
    許OO
    土地所有人
    許OO
    土地所有人
    許OO
    土地所有人
    許OO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雲林縣斗六市大學路三段310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觀光處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5)5523218
  • 主管機關名稱
    雲林縣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雲林縣政府
  • 室內特徵
    捷發乾記茶莊一樓為寬敞店面空間,右牆設木櫃展示茶罐,店中大錢櫃與長板凳,可窺昔日店家與客戶買賣交易情形;一、二樓板正中間,開一口狀吊井,便利貨物上下運送。 穿過店面,先遇一栽花植草天井,此處為日治時期街市改正(都市計畫)前之西螺大街(東起大橋路,西至建興路段,長度約650公尺)。 中棟一層樓磚造建築,原本左為製茶烘培間,現為名人堂-廖文毅展覽室;中為穿堂、儲茶間,現為延平老街文化館辦公室;右為櫥浴設備。 第三棟為西元1933年改建而成,全棟為三開間二樓半,磚造木構洛可可式洋風建築。一樓大廳前銜掛「瑤林衍派」四字,氣宇萬千;廳前是天井,天井中鑿一水井,為許家內眷洗衣、洗菜和談天的聚會處所,現水井已封。 一樓除大廳外另有六房,左右各一洗石子階梯。二樓正面為神明廳、所右四廂房,廳外左右翼各一房。值得一提的是,二樓有一罕見迴廊與美人靠,倚靠欄杆可清楚俯視一樓。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雲林縣
    西螺鎮
    市仔頭段
    620
    2
    雲林縣
    西螺鎮
    市仔頭段
    652
  • 緯度
    23.8018757554624
  • 經度
    120.46252184408
  • 法令依據
    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5條及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4條規定辦理。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雲林縣歷史建築捷發乾記茶莊調查研究與再利用計畫》
  • 指定(登錄)理由
    (一)此建築為特殊之地方產業文化資產,以街屋形式呈現了日治時期商業空間及產業空間的特殊性。 (二)建築構造及裝修精美,尤其是洗石子、磨石子、柱頭泥塑…等,皆為日治時期具代表性之技藝成果。 (三)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規定之基準。
  • 開放時間
    星期二~星期日08:30~17:30 (春節開放,國定假日休息)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