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西螺廖家祠堂

廖家祠堂的起造者廖日賢,祖籍來自中國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官陂二都廖元子派下,為廖天與派下理明公世系,開臺祖為第十三世廖成功,雍正年間渡臺至西螺埔姜崙地區發展,迄至第十四世廖日賢於明治39年(1906年)移至虎尾郡西螺街西螺七四六番地(現址),廖日賢其後代十八世三子廖楚組織「合資會社成美商行」、五子廖化金擔任虎尾郡役所西螺街長公職、六子廖速活躍於斗六地區民間社會活動、七子廖初江為日本九州大學醫學士推薦參加臺南州虎尾郡選舉,活躍於西螺地方社會等,與西螺社經發展有密切之關係。十九世廖興順於日治時期下曾參與當時反帝社會運動,凸顯在殖民環境下臺灣青年對於捍衛家鄉主權的崇高理想;廖景福於東瀛就讀四年制的興亞醫學館,結訓後送往前線當軍醫,以此經歷取得了醫師資格,二戰後在澎湖縣開設景福婦產科,民國71年(1982年)返回臺灣本島擔任斗南衛生所主任,半生懸壺心懷濟世,餘生奉獻衛生保健。職是之故,日治時期廖日賢派下家族成長與地方發展同頻脈動,在西螺地區扮演地方耕耘及推手角色,具備說明西螺當地歷史演變之功能及意義。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雲林縣
    西螺鎮
    福興里15鄰福興路222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文資字第0962401502號
    2007-10-25 11:56:50.0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種類
    種類代碼
    A1


    種類名稱
    祠堂


  • 現狀
    「西螺廖家祠堂」(廖成功公廳)位於雲林縣西螺鎮福興路 222 號,屬詔安客家傳統民居,不同於單純的祭祀建築:家廟或公廳,而是各宗派下在自宅正廳供奉先祖的「家祠」(祠堂)。營建年代應在清領末期日治初期,但推測應為日治初期興建的可能性較高,為一座五開間三合院,正廳仍供祭祖使用,由第十九世後代子孫居住管理及維護,右護龍目前屋頂已呈現坍塌,左護龍則仍家族居住使用,正廳前四垂亭式、方形平面的軒亭極具建築空間特色,結合家族祭祀及居住功能,為詔安客家族群崇敬祭祖風範下所形成之特色傳統民居。
  • 外觀特徵
    廖家建築係屬於「三合院帶前軒亭」之合院式格局。正身為五開間,中央的正廳為舉行儀式性活動的重要場所,整個宅第型態皆以此為中心,並蘊含著信仰、禮儀與家族核心等多重之意義,並與家族生命根源息息相關,是構成整個家族的重要基礎。左右伸手則為三開間,中間的明間係為各房的私廳或神明廳。 軒亭的設置,可以反映出正廳空間的重要性,也常常成為民居建築的核心,亦是西螺地區詔安客家合院式建築常見且獨特的建築單元。 據研究指出,雲林詔安客家地區軒亭的案例,其民居主人的祖籍,除極少的部分外,幾乎均是源自於中國福建漳州府的詔安地區;此一現象,顯示雲林縣所有附建軒亭的民居建築,除了極少的部分非詔安客家宗族外,其餘均屬之,軒亭民居形式與雲林縣詔安客家文化產生緊密的關連。 以西螺地區的廖家客家合院建築而言,現存聚居在西螺張廖姓客家合院建築仍有四座保留了軒亭的構造,這些軒亭多為正廳空間的延伸,裝飾較為華麗。另就祭祀功能而言,客家族群敬祖崇祀的禮儀較其他族群更為重要,透過每年晨昏定省之例祭祭祀活動,亦可發揮潛移默化之功能。以廖家作為自家公廳的祭祀活動而言,於明堂前方設置軒亭,可以有適當的空間讓大部分的家族成員共同參與,確有其必要。 寬度與正廳三開間同寬、深度與伸手的長度相當。大抵而言,廖家的空間規劃沿襲著以「中軸線」兩側左右對稱之方式,將正廳空間置於建築的中軸線上,正廳空間僅與兩側的房間相通。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 使用情形
    正廳供奉廖氏祖先牌位,布局雅肅,正面實心板門,左右活動格扇。左護龍為現住人所居,外觀略有改變,窗戶尤具日治時期的中西合璧風格。右護龍已閒置荒廢,但外檐裝修仍保留紅磚與白灰之作。拜亭右前尚留磚造水井一口,為家居生活的見證。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廖OO
    土地所有人
    廖OO
    土地所有人
    廖OO
    土地所有人
    廖OO
    土地所有人
    廖OO
    土地所有人
    廖OO
    土地所有人
    廖OO
    土地所有人
    廖OO
    土地所有人
    廖OO
    土地所有人
    林OO
    土地所有人
    廖OO
    土地所有人
    廖OO
    土地所有人
    廖OO
    土地所有人
    廖OO
    土地所有人
    廖OO
    土地所有人
    廖OO
    土地所有人
    廖OO
    土地所有人
    廖OO
    土地所有人
    廖OO
    土地所有人
    廖OO
    土地所有人
    陳OO
    土地所有人
    蔡OO
    土地所有人
    蔡OO
    土地所有人
    蔡OO
    土地所有人
    蔡OO
    土地所有人
    蔡OO
    土地所有人
    蔡OO
    土地所有人
    蔡OO
    土地所有人
    陳OO
    土地所有人
    陳OO
    土地所有人
    陳OO
    土地所有人
    廖OO
    土地所有人
    廖OO
    土地所有人
    廖OO
    土地所有人
    廖OOO
    土地所有人
    廖OO
    土地所有人
    廖OO
    土地所有人
    廖OO
    土地所有人
    廖OO
    建築所有人
    廖OO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雲林縣斗六市大學路三段310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觀光處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5-5523218
  • 主管機關名稱
    雲林縣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雲林縣政府
  • 室內特徵
    在房間的配置上,亦遵循著左尊右卑的的配置原則,傳統合院式建築的廚房、食堂等服務性空間配置多位於左右兩側稍間,但廖家左側稍間已改為房間使用且並無廚房的煙囪、灶臺等設施,據訪談表示,廚房及廁所等係為獨立增設的空間,並非位於主要建築內部空間。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雲林縣
    西螺鎮
    西螺段
    746-1
  • 緯度
    23.8007989419655
  • 經度
    120.460790715579
  • 法令依據
    符合文化資產保存法第十四條、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三條辦理。
  • 影音多媒體圖片
    檔案網址


    拍攝者
    雲林小分區拍攝


    多媒體名稱
    廖家祠堂現況照


    拍攝時間
    2022/08/12


    檔案網址


    拍攝者
    雲林小分區拍攝


    多媒體名稱
    廖家祠堂現況照


    拍攝時間
    2022/06/02


  • 指定(登錄)理由
    一、歷史文化價值:見證詔安客廖家之遷徙與發展。 二、建築特色價值:雲林西螺地區詔安建築之代表並融合閩客建築特色。 三、建築特殊工藝 四、營建工法特殊性 五、原為內政部公告指定閩臺地區第三級古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