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竹北六張犁大夫第

建築興建史、使用變遷史 六張犁大夫第原稱善慶堂,創建於乾隆三十一(1766)年,為林先坤為紀念父親林衡山所建立之祠堂,亦為六張犁聚落發展之核心建築物.至嘉慶年間衡山公、先坤公兩代同獲追封為奉直大夫,故改稱「大夫第」,並加建前堂,而成為二堂二廊二橫屋規模。後來林先坤孫子林秋華中武舉人,隔年興建竹北問禮堂後,大夫第與問禮堂並稱為「南北雙廳、文武雙舉」。 大夫第成為衡山公一脈家族的公廳,建築保留林先坤派下子孫之功蹟與歷史,可惜於民國六十(1971)年前堂燒毀,並加以改建。 大夫第因仍保留部分早期聚落之遺蹟,深具歷史價值,於民國九十六(2007)年登錄為新竹縣歷史建築。之後由祭祀公業全額出資進行修復工程,在原存建築基礎上恢復二堂二橫建築格局。 建築相關之人物事件歷史 竹北六家林氏來台祖林衡山是於乾隆三十一(1749)年從饒平帶兒子林先坤至臺灣,先到彰化永靖,後來北上至新竹開墾。林先坤到新竹後,向「潘王春」公號租下東興社圓寶庄六張犁的土地。乾隆廿二(1757)年,林先坤衣錦還鄉娶妻,並帶鄉親一同回竹北發展。乾隆廿三(1758)年,林氏宗族共同設置水溝為界、莿竹為籬,互助共防,逐漸發展成六張犁聚落。 林先坤開鑿東興圳,對竹北地區開墾貢獻良多,不但熱心公益,設義渡、義倉,後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並建立褒忠亭,為地方宗教、經濟、文化之發展,奠定厚實的基礎.其第三子林國寶曾擔任竹塹築城城工總理,孫子林秋華中鄉試武舉人,亦對宜蘭開發卓有貢獻。 建築場所精神價值 大夫第的價值,不僅是客家族群宗族祭祀精神的展現,在歷史的社會意義上,也表現出林姓家族在墾拓過程中,如何藉由累積資本並取得社經地位晉升為上流菁英家族的發展歷程。 六張犁林家在新竹縣墾拓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而作為林先坤家族的公廳,是家族的生活文化中心,不但影響著新竹地區的墾拓,透過林秋華的東遷宜蘭,更影響著北台灣的發展。特別是大夫第與問禮堂所共同形成的一個宗族群落,均彰顯出大夫第在六家地區的重要性及其歷史地位。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新竹縣
    竹北市
    東平里1鄰六家五路一段75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授文文字第0960130451號
    2007-09-12 11:58:31.0
  • 種類
    種類代碼
    A3


    種類名稱
    宅第


  • 現狀
    大夫第目前登錄為新竹縣歷史建築,也是林姓聚落的重要建築之一,原稱「善慶堂」,為林姓家族家業的奠基者-林先坤所興建,後來因為林先坤二代被追封為奉直大夫,而改稱大夫第。 其肇建的淵源不僅顯示出客家族群的宗族祭祀組織與慎終追遠的祖先崇拜精神,在歷史的社會意義上,也表現出林姓家族在墾拓過程中,如何藉由累積資本致富並取得社經地位,再藉由謀取官職晉升為上流菁英家族的發展歷程。 六張犁林家在新竹縣墾拓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而作為林先坤家族的公廳,是其家族的生活文化中心,不但影響著新竹地區的墾拓,透過林秋華的東遷宜蘭,更影響著北台灣的發展。在全台的重要家族中,大夫第這樣的公廳建築,少有如此影響力者,特別是大夫第與問禮堂所共同形成的一個建築群落,均彰顯出大夫第在六家地區的重要性,及其重要且獨特之歷史地位。
  • 外觀特徵
    正身五開間,橫屋加建之格局。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新竹縣政府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302新竹縣竹北市縣政九路146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3-5510201分機600~612
  • 主管機關名稱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新竹縣政府
  • 室內特徵
    在正身下廳部分為供奉林姓族人之牌位,是主要的祭祀空間。兩旁落額間放置清廷增封之頭銜匾額;橫屋為住居;天井部分現況為曬衣空間,當有祭典時,則是為主要祭祀的戶外空間;禾埕部份則作為停車使用。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新竹縣
    竹北市
    公園段
    394-1
  • 緯度
    24.8110694063088
  • 經度
    121.024273259086
  •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5條及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4條暨新竹縣文化局96年7月26日召開之「新竹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會議」決議辦理。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竹北六張犁大夫第 調查研究暨修復評估案」報告書
  • 指定(登錄)理由
    六張犁大夫第原稱善慶堂,創建於1766年,為六張犁聚落發展之核心建築物,於嘉慶年間林氏兩代同獲追封為奉直大夫,故改稱大夫第。此建築保留林先坤派下子孫之功蹟與歷史,雖於1971年改建,但仍保留部分早期聚落之遺蹟,深具歷史價值。
  • 開放時間
    預約參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