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炮炸肉身寒單爺活動

關於炮炸寒單爺風俗的來由,民間流傳數種說法:一、寒單爺為武財神趙公明,商家以鞭炮迎接寒單爺,期許生意會益發興隆。二、寒單爺為無惡不作的地方惡霸,於元宵節接受炮炸以求「贖罪」,故寒單爺又被稱為流氓神。三、寒單爺為瘟神,人們以鞭炮驅逐之。供奉寒單爺的玄武堂堂主李建智認為,寒單爺應為武財神趙公明。約於民國38年(1949),臺東市民陳培昌、鄭藤、林國德從南部請來了寒單爺、天王君、三太子等三尊神像,供奉於陳培昌家中。寒單爺金身由信徒輪流供奉,並未建立廟宇。民國78年(1989),當年爐主李建智請回家宅供奉,設立「玄武堂」,成立管理委員會,至此寒單爺才有了固定安奉的場所。 炮炸寒單爺活動約於民國40年(1951)興起於臺東市,在民國73年至77年(1984-1988)之間,一度被警察機關禁止辦理。民國78年(1989)在李建智及地方民意代表的奔走下,炮炸寒單爺的活動又重現臺東。恢復辦理初期,僅於新生路舊公路局對面的車行炮炸,之後改於隔壁的吉堡洋酒行舉行,未作盛大的遊街繞境。民國87年(1998),臺東市公所與玄武堂合作,將炮炸寒單爺提升為元宵節的重頭戲,並成為臺東代表性的民俗之一。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東縣
    臺東市
    臺東市全市區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文資字第 0963002803 號
    2007-01-23 09:18:52.0
  • 級別名稱
    民俗
  • 種類
    種類代碼
    F1


    種類名稱
    風俗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四個人抬著武轎,武轎上站著一名肉身寒單爺,數位炮手一邊將鞭炮引燃擲向寒單爺,一邊隨著轎子來回繞圈,武轎尾端安置一尊寒單爺神像,肉身寒單爺頭綁紅頭巾,上身打赤膊,著紅短褲,頸上掛著天師印,一手揮舞著榕樹枝葉以擋住嗆鼻的炮灰。每位寒單爺站立於武轎上的時間不一,端視個人忍耐疼痛的程度。
  • 所屬族群
    類別名稱
    其他


    其他備註
    原、漢民族皆有參與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東市南京路25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處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89-350129
  • 主管機關名稱
     臺東縣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臺東縣政府
  • 評定基準
    傳統性:具有古昔生活傳承,風俗形成與發展者/地方性:民俗其形成與發展具地方特色,或與其他地區有顯著差異者/歷史性:由歷史事件形成,具有紀念性意義者/文化性:具有特殊生活文化價值者/典範性:民俗活動具有示範作用,可顯示其特色者/風俗習慣之歷史傳承與內容顯現人民生活文化典型特色者/人民歲時重要風俗、信仰、節慶等儀式,顯示藝能特色者/民俗藝能之發生與變遷,其構成上具有地方特色,且影響人民生活者/其他(上述基準外之價值)
  • 法令依據
    1.文化資產保存法第59條規定辦理。 2.本府95年11月18日召開臺東縣第3次「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決議辦理。
  • 保存者/保存團體
    玄武堂寒單爺管理委員會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文化資產保存價值
  • 代表圖像來源
    109-110年度臺東縣文化資產個案資料同步更新維護計畫-徐明正提供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