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林田山(MORISAKA)林業聚落

東部自19世紀末期進入了日治的殖民時期,而20世紀初期10年的時間裡日本總督府透過大量的基礎調查,理解與建構了臺灣島內土地、天然資源的紀錄與統計,而在日治大正時期前後,總督府殖產局透過相關的政策引入了資本家與相關的人力進入了東部,林田山與東部區域的林業及是在此背景下開始的。 大正8年(1919),花蓮港木材株式會社深入林田山事業區採伐紅檜與扁柏,直至昭和9年(1934)因木材價格低落,結束經營。昭和13年(1938),臺灣興業株式會社取得臺灣總督府核可開採林田山林木的權利,隔年設置「林田山砍伐事務所」1972年,林場發生森林大火,次年交還林務局管理。1987年,政府執行禁伐天然林木政策,林場隨之關閉。1996年起,在文建會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政策的氛圍下展開一連串林田山歷史人文與文化資產保存運動。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花蓮縣
    鳳林鎮
    林森路2~9鄰、林森路99巷及林安路等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文資字第09505801990號
    2006-12-28 15:52:13.0
    指定/登錄
    府文資字第1080032713A號
    2019-02-19 13:35:53.018
  • 級別名稱
    聚落建築群
  • 種類
    種類代碼
    B99


    種類名稱
    其他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整體規劃修復保存,呈現在地林業文化遺址風貌。
  • 使用情形
    現由林務局萬榮工作站負責管理,並規劃為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開放觀光發展。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
  • 地區發展與特色
    林田山林場位居萬里溪以南馬太鞍溪以北,早期有小上海之稱,在政府禁止伐木政策後,林田山洗盡鉛華回歸自然,但林田山之美,除原始山川景觀與生態外,林場遺留的檜木房屋,仍屹立於繁花綠林間,留下「東台灣林業開發史」的歷史見證。現由林務局萬榮工作站負責管理,並規劃為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開放觀光發展。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花蓮縣花蓮市文復路6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3-8227121-316
  • 主管機關名稱
    花蓮縣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花蓮縣政府
  • 歷史脈絡與保存價值
    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為取得戰爭所需資源所闢的林田山伐木事業單位,民國61年因工人生火不慎,引發台灣林業史上最大也最慘重的森林大火,造成林田山林業發展逐漸沒落、蕭條。自1960年代因伐木全盛時期的繁華小城「摩里沙卡」,如今已風華褪盡,人口嚴重外流,只留下日式宿舍,引人發思古之幽情。
  • 評定基準
    整體環境具地方特色者/歷史脈絡與紋理具保存價值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花蓮縣
    鳳林鎮
    森榮段
    1
    2
    花蓮縣
    鳳林鎮
    森榮段
    2
    3
    花蓮縣
    鳳林鎮
    森榮段
    3
    4
    花蓮縣
    鳳林鎮
    森榮段
    4
    5
    花蓮縣
    鳳林鎮
    森榮段
    5
    6
    花蓮縣
    鳳林鎮
    森榮段
    6
    7
    花蓮縣
    鳳林鎮
    森榮段
    7
    8
    花蓮縣
    鳳林鎮
    森榮段
    7-4
    9
    花蓮縣
    鳳林鎮
    森榮段
    7-5
  • 緯度
    23.716918
  • 經度
    121.397809
  •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11條、「行政程序法」第122條、107年12月17日召開之「花蓮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有形文化資產組107年度第3次會議」決議。
  • 指定(登錄)理由
    1.本聚落位群山環抱中,全為木造住屋建築,具地方特色,具有獨特性。 2.本聚落為伴隨林業發展而存在,具備歷史脈絡與紋理,具保存價值。 3.具有不同型式之日式木造住屋建築,具豐富之建築特色。
  • 建築形式與景觀特色
    現存的產業建築設施,主要有原子炭工廠、捲揚機與動力設備、挖土機、修理工廠、吊掛台車的鐵架和部分鐵道與一台運送木材的台車等。 現存的民生設施,包括有中山堂、早期的消防車、機關車與木造車廂、醫務室看診設備、幼稚園與國小與其中的遊具等。 現存宿舍包括有日治時期興建的各等級宿舍,以及戰後興建的宿舍。日治時期與戰後初期以木造為主,與一般日式宿舍的外觀和空間格局都相同。只是後來多將室內牆面釘上木壁板,戰後初期興建的木造宿舍多延續日治時期的形式與構造,只是一開始室內牆面就釘木壁板,呈現出林田山木造宿舍獨特的室內裝修方式。後期興建的宿舍則為磚造或加強磚造,形式和構造就和原有宿舍不同。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