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市長官邸

本案宅第於昭和年間(約西元1929至1932年間)興建,最有可能於1932年建成,由台灣土地建物株式會社基隆支店營繕部門建造,作為松浦社宅使用。二戰後作為市長官邸、市府員工宿舍、林番王遺孀分租使用。 因應不同使用者,空間及建築形式有所增改建。本棟建築反映了基隆大沙灣一帶郊區住宅典型的建築及環境特徵,從日治時期到二戰後,雖然使用者有別,建築及環境特徵則仍大致維繫住大沙灣一帶遊憩勝地的獨棟建築美感。 本宅第原名為「基隆關稅務司官舍(林蕃王古厝)」,經研究後發現與關稅單位無關,係基隆市長舊宅,民國99年(2010年)公告更名為「市長官邸」。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基隆市
    中正區
    中正路261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基府文資壹字第0950145209B號
    2006-11-24 15:06:47.0
    指定「基隆關稅務司官舍」為古蹟
    變更/修正
    府授文資貳字第0990050834F號
    2010-05-25 00:00:00.0
    「基隆關稅務司官邸」更名「市長官邸」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種類
    種類代碼
    A3


    種類名稱
    宅第


  • 現狀
    採團體預約參觀,時間:星期二至五09:00-12:00 / 14:00-17:00
  • 外觀特徵
    日洋混合一樓獨棟宅第建築。 日治時期營造者之所以選擇真砂町所在興建松浦社宅,除了滿足松浦家族日益洋化的居住功能、並彰顯松浦新平作為地方精英的地位外,亦希望藉由對山海風景的接引、取納,讓松浦社宅成為松浦家庭成員自身、以及其與友朋遂行社會交誼、共同悠享閒雅生活的重要基地,深染了殖民現代性色彩的松浦社宅,因而具有了獨特的社會性與精神性,並貫徹為構築的重要內涵。 一方面,對應了松浦宅洋化但仍一定程度保留了傳統日式居家行的日常生活需要,松浦社宅的興建基本採行了和式建築習用的高床式構築方式,在其中央部位以「田」字配置了日式傳統家庭生活最為需要的座敷、居間、次間與食堂,並藉由以天花板作為分隔的軸組及小屋組木構,配合了真壁、障子的靈活運用,圍塑了這些空間、並強調了這些空間所具有的以家族群體生活為主的人際「間」性;同時,其更在此基礎上,藉由具有象徵性意味之九芎木等構件配設了「床之間」、「違棚」之類空間,而彰顯了此宅承傳自書院造家屋傳統所具有的精神性。從九芎木及違棚天花可見編竹之細膩處理可知,構築在此亦具有著彰顯松浦新平作為支店長之獨特社會地位。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環境清潔與古蹟本體維護
  • 使用情形
    民國102年(2013)12月23日修復完成,民國103年(2014)11月29日開幕,目前採團體預約參觀。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基隆市文化觀光局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基隆市中正區信一路181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設施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2)2422-4170#356
  • 主管機關名稱
    基隆市文化觀光局
  • 所屬主管機關
    基隆市政府
  • 室內特徵
    雙主柱、雙緣側、有和式與洋式室內空間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基隆市
    中正區
    港濱段
    1393
    2
    基隆市
    中正區
    港濱段
    1393-1
  • 緯度
    25.1446376876882
  • 經度
    121.761526417862
  • 法令依據
    《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
  • 指定(登錄)理由
    《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第2項「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第3項「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第5項「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