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塔,十餘歲時與其弟李建修前往新加坡發展,初時以打零工方式維持生活所需,因工作認真而受老闆賞識,進而擔任其南北貨批發公司之掌櫃。經過數年努力,李康塔於老闆支持下開設公司,公司名為「恆通」,開始經營南北貨批發生意,並在李康塔及其兄弟李建修共同努力下迅速累積財富。為了能讓家鄉父老得知自身在南洋發展有成的訊息,委託弟弟李建修攜數千白銀返鄉興建此洋樓,並於洋樓二樓正廳壽屏上自序:「少懷宗慤志皪仕乘除二八僑居久七三遠別初勞人雖艸艸夏屋/渠渠知己無他贈臨風頌九無;余弱冠出學遠渡重洋賃傭覓食茹恙念酸歷十六年矣迨公/始將血汗餘值聊構数椽臣蔽風兩願我後輩毋/毋怠知創業之維艱能守能成家風於勿替勉稱」,右下尚有落款「康塔誌于民國己亥己冬」,以此讓鄉親及後人知道李康塔光耀門楣背後的奮鬥過程,然而李康塔本人卻未曾居住於此。 民國36至47年(1947-1958)曾暫為陸軍營部指揮中心及官眷住宿使用(至今洋樓入口仍留有「中山室」字樣)。由於洋樓建造較一般民宅堅固,八二三砲戰發生時附近居民約30餘人遂以此做為臨時避難所。經歷砲戰洗禮的洋樓便於民國59年(1970)及70年(1981)時邀請官澳楊忠慶師傅為洋樓進行簡易整修。民國100至101年時(2011-2012),因縣定古蹟官澳龍鳳宮進行整體修復,李康塔洋樓便做為「龍鳳宮臨時場所」供信徒參拜。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