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永靖邱氏宗祠

開臺祖邱華循家貧且幼年喪父,偕母親詹妙德與弟弟華御於乾隆21年(西元1756年)自中國廣東省饒平垻子村(又名壩子村,即現在饒平縣饒洋鎮)渡海來臺為邱家開臺祖;初期居住過彰化深坑子、塗庫(今日竹塘鄉土庫村),後遷居東螺東堡三十張犁(今田尾鄉);其弟邱華御來臺約三年即逝世,在臺僅存母子二人。 邱華循娶妻洪許肅貞,夫妻育有五子,依序分別為國珮、國璉、國琔、國琙、國現。而五子國現後遷居苦苓腳不久即過世,其三子便是邱萃英,20餘歲入學秀才,咸豐6年(西元1856年)補為府廩生,戴潮春事件有功授候選訓導。光緒2年(西元1876年)考選為歲貢生,立明經匾並建學堂(後稱明經第、老師府)教化地方子弟,桃李滿門。還重修族譜、重建永靖忠實第祖厝,倡修員林興賢書院,親任院長並擔任講學,設仰眉社、謙謙社、復韓社等。邱氏宗祠的重建,亦在邱萃英主導下開始。 咸豐8年(西元1858年),出身苦苓腳忠實第具有廩生身份的邱萃英,與邱氏家族各派下商議興建宗祠及編纂族譜。咸豐9年(西元1859年),邱萃英與族人於永靖街,建太始祖邱烋公大宗祠,該建築毀於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戴潮春事件中。邱萃英在咸豐5年(西元1855年)赴中國趕考,並赴祖籍地饒平祭祖,後取回祖先牌位回臺供奉,同時將祖譜續修。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邱萃英主導下連同邱逢甲及85位邱氏後裔,向居住於72莊及彰化縣大埔厝(今臺中市潭子區)之邱氏後裔募資修建邱氏宗祠。 邱氏宗祠在光緒10年(西元1884年)於瑚璉莊現址動工。迨至光緒14年(西元1888年)完成,在宗祠公廳虎爿翅仔間門額面上,書有:“邱姓祀自烋公以下,昭穆列眉源流祖嘗,一本之親黎然不紊,庶幾堂構無䓌水木,深長錦世澤於靡既,也從今入廟思敬謁,墓與哀童雅執經耄,耋春酒邱氏之喬木,與臺之巒巘並壽矣,戊子冬日春”(光緒14年;西元1888年)。至於整個永靖邱氏宗祠的建築規模,大概要到光緒19年(西元1893年)方才完成。一般說法,均指出當年由邱逢甲主持安座,並倡奉「創建宗祠歲進士師翁邱萃英長生祿位」。 光緒21年(西元1895年),臺灣割讓日本後,丘逢甲曾將本宗祠作為抗日總部,後續因年久失修,加上族親因抗日失敗離散各地,宗祠無人管理,荒廢閒置,正殿殘漏、護龍傾倒,祠堂内匾額及部分物件失落,旗竿座亦受損,至昭和初年(西元1925年)間才大修;宗祠原格局為正殿及左右兩側土埆護龍,民國48年(西元1959年)八七水災導致護龍毀壞,直到民國76年(西元1987年)由邱氏族親鳩工增建左右護龍及整修正身,成為現貌。本案於民國95年(西元2006年)經彰化縣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彰化縣
    永靖鄉
    瑚璉村中山路2段230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授文資字第0950002952D號
    2006-09-26 09:36:32.0
  • 種類
    種類代碼
    A1


    種類名稱
    祠堂


  • 現狀
    永靖邱氏宗祠於民國95年(西元2006年)登錄為歷史建築,為彰化縣邱氏宗祠文化協會所有,建築保存狀況良好,開放民眾參觀。
  • 外觀特徵
    永靖邱氏宗祠建築格局為一堂雙橫屋建築格局,前埕由龍虎兩爿橫屋與圍牆所圍塑。埕外西側為一處魚池及一對旗桿座。龍虎兩爿橫屋皆於民國65年(西元1974年)左右相繼坍塌,民國75年(西元1986年)後由族親籌措經費新建。 永靖邱氏宗祠公廳與拜殿屋脊高分別為72公分與52公分左右,屋脊平緩往龍虎爿微翹收至高聳馬背,此一形貌可見於永靖地區客籍宗祠與伙房之正堂案例,如同恪守「祖在堂、神在廟」基本原則,而最為特殊的是它高聳馬背,是永靖地區或乃至彰化縣區內少見,屋頂面為傳統仰瓦。 再其形狀,永靖邱氏宗祠拜殿馬背為「水形平而生浪」之水形,公廳馬背為「木形平而體秀」之木形,水生木,互相資生,意喻為「母與子」 一脈相承的關係。另一說,當「強水得木,方泄其勢」,亦強水,比如洪水,如果有茂密的森林,洪水是氾濫不起來的,因為樹木把洪水的勢消除了,換言之永靖邱氏宗祠的拜殿馬背(水)比例小於公廳馬背(木)可有其喻意。在正堂屋脊、山牆上通氣窗(亦稱為規尾窗)及正堂背牆體上之通氣窗,使用兩種樣式琉璃花磚與單一樣式素燒花磚來做裝修。柿蒂紋樣式琉璃花磚主要分佈在公廳屋脊脊肚兩面,另外使用材質為於未上釉之「素胎花磚」(或稱「素燒花磚」),樣式以方錢磚為主,分佈在拜殿屋脊脊肚、公廳屋脊脊肚後中段與正堂背牆體上之通氣窗。 永靖邱氏宗祠牆體為斗砌磚牆,外觀看起來似兩條不同寬度與顏色色帶,橫豎於牆面上,整體實顯亮麗,這與永靖忠實第老師府斗砌磚牆,同樣保存客家喜用之青灰色磚外,又再融合閩南人喜用之紅磚,巧妙搭配構圖,塑造出永靖地區客家建築風格。而另一處砌築之講究,為正堂背牆體與龍虎爿兩側牆體轉角之交丁細節,稱之為「吐交丁」,除美觀之外,也達到磚牆轉換方向的同時,不失整體承載荷重。 永靖邱氏宗祠泥塑分佈屋脊脊肚、山牆、垂脊端部與拜殿墀頭。墀頭內容為一戴著官帽、繫著玉帶與披著肩,身後一人物於奇石上足舞蹈,似「帶子上朝,冠帶傳流」之寓意,這呼應邱萃英之官銜與可能期待後輩子孫跟隨之隱喻。在虎爿墀頭,一位人物留著長鬍鬚盤坐在奇石上的涼亭下,其下方有一人物留著鬍鬚似乎單膝跪地,似「趙顏求壽(百壽圖)」之寓意。 公廳與拜殿面寬三開間闊間,空間兩兩相互連繫成一室內寬闊方正的空間,為祭祀祭典空間,內埕所見拜殿尺度上為三開間面寬,在明間門欄最上方的水平門楣上緣頂著「邱氏宗祠」橫匾,其稍下、門楣面上掛著兩顆刻劃「文經」、「五緯」門印,而龍虎爿次間原有的門印,早已佚失。 埕前,魚池龍虎爿各立有一旗竿座,於光緒14年(西元1888年)丘逢甲高中文魁,立「冬官第」匾於邱氏宗祠正殿,同時設立旗竿臺兩座於宗祠前方,張揚科舉功名。旗竿座臺基為傳統紅磚斗子砌,內有圓槽,槽周邊為漿砌卵石與磚料,因旗杆已佚失,遂可見旗竿座內部組成。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1.多根柱子遭白蟻蛀蝕情況嚴重,需注意蟲蟻防治是否還在保固期限內。 2.三川殿銜接處,雨天會漏水,導致木構件受潮,些微傾斜,恐有安全疑慮。 3.插座插頭未插好,建議管理單位養成用電安全習慣。 4.現階段損壞狀況正進行規劃設計補助審查中。
  • 使用情形
    永靖邱氏宗祠空間為彰化縣邱氏宗祠文化協會所有,每年4月的第2個週日,辦理祭祖活動,藉此慎終追遠。另平時週一至週日 午8時至下午17時全區對外開放,免費參觀。 為永續維護管理自民國109年(西元2020年)起成立邱氏宗祠文化協會,並持續邀約親族返鄉關心邱氏宗祠及邱氏文化之推廣及活化工作,民國111年(西元2022年)起與永靖樂齡學習中心之營運團隊(社團法人台灣城鄉聚落永續發展協會)等單位合作,透過開放空間之使用讓更多民眾了解邱氏宗祠與文化。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祭OOOOO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卦山路3號
  • 主管機關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7292201
  • 主管機關名稱
    彰化縣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 室內特徵
    永靖邱氏宗祠為大木構架與磚牆承重牆結合的系統,其拜殿與公廳以分別以裝飾意味之疊斗式木棟架,與抬樑木棟架系統為主,公廳尺度為三間十五架檁。龍虎爿次間桁木是置於山牆上,稱之為擱檁式,由桁木直接傳遞至牆體承擔。為讓公廳與拜殿之棟架完全融合為一體,公廳前副點金柱與拜殿木柱以通樑方式相互連結,亦層疊的斗拱等將屋頂的重量落在橫越公廳、拜殿通樑上,整體似以省柱或移柱方式,讓整體室內產生寬敞的水平與垂直空間。棟架之通往拜殿方向沿伸,至拜殿簷廊轉化為出屐起硬挑三出簷,往另一方向則結合龕內阿公婆牌位之專有場所龍虎兩爿的穿斗式棟架。 拜殿為三間六架捲棚頂,後三楹下燈樑承一橫匾「景賢堂」,是為邱創煥於民國庚子年(民國49年;西元1960年)仲冬所獻,旨在闡揚先祖懿德,意指「景行行止,見賢思齊」。 公廳為永靖邱氏宗祠精神中心,是屬於完全屬於儀式性空間,其焦點也是全體族親目視的地方,則是放在安座於公媽廳內的共阿公婆牌位,也因此為阿公婆與祭祀人在空間上有別,後五楹下方以木屏壁方式隔出一間間房-公媽廳,木屏壁以方型木柱為框,其下由方形石珠接續承接到地板面,形塑出屬於公媽廳與龕內阿公婆牌位專屬場域。 光緒19年(西元1893年)落成的永靖邱氏宗祠,在日治時期大正末年至昭和初年之間進行修建過,此外,木質彩繪無落款名及年份,唯以構圖及彩繪風格判斷,應是鹿港郭氏家族所繪,彩繪師作者可能為第三代的郭啟輝、郭啟薰、郭新林或其他家族成員,尤以永靖邱氏宗祠公廳牌樓面大楣的彩繪界畫的處理,與臺中市西屯區張廖家廟有異曲同工之美,堪稱郭氏家族一絕。 永靖邱氏宗祠計有五塊以上之木質橫匾,以安置於拜殿、公廳中軸線上之大楣(公廳後五楹、公廳前五楹)及一燈樑(公廳後三楹)上,分別為邱萃英所提之「敦睦堂」橫匾(公廳後五楹)、與「冬官第」橫匾仿品(公廳後三楹)及「明經」橫匾、「文魁」橫匾(公廳前五楹),目前僅「敦睦堂」為原件。「冬官第」目前為國立歷史博物館之典藏文獻。「文魁」目前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之典藏。而宗祠「明經」及第二件「文魁」橫匾原件,經邱氏族人了解,目前於臺北市私人診所內收藏。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彰化縣
    永靖鄉
    永泰段
    0124-0000
    2
    彰化縣
    永靖鄉
    永泰段
    0125-0000
    3
    彰化縣
    永靖鄉
    永泰段
    0126-0000
    4
    彰化縣
    永靖鄉
    永泰段
    0127-0000
  • 緯度
    23.9222097622538
  • 經度
    120.552439127567
  •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5條暨<<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4條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賴意升主持,《彰化縣歷史建築永靖邱氏宗祠修復及再利用計畫》,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22,P.29~P.33。
  • 指定(登錄)理由
    邱姓為永靖地區的大族,本宗祠為清光緒年間臺灣歷史名人邱逢甲及邱氏族人聯合募款興建之宗祠,本身之木構造極為特殊,雖年代久遠,保管尚稱優良,建物內部各構件架構具有變化及美感;拜殿為三間六架捲棚頂,屋頂為硬山曲形馬背,屋瓦為傳統仰合瓦作;宗祠前有一水池,左右各有一旗桿座,極具特色,值得保存。
  • 網站名稱
    永靖鄉公所-邱氏宗祠敦睦堂
  • 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日上午8時至下午17時。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