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北埔忠恕堂

建築興建史、使用變遷史 忠恕堂建於1922年,為「一堂二橫屋」格局的傳統三合院民宅。其建築配置上仍以中軸對稱為原則,但順應建築基地的形狀,其左橫屋則逐漸向內偏移,呈現有機形態的佈局。後來因地理師勘查,疑與鄰近姜氏家廟的燕尾脊相沖,犯「泥尖煞」,因此改變曾宅院門的方位為西南向,使其屋頂軸線亦可交於秀巒山頂,並建造洋風造型之照壁來擋煞,而成今日所見之樣貌。 該建築具有東西合璧之特色,其中泥塑裝飾最具特色,門樓屋脊、外牆形式精緻典雅,色調用材富於巧思變化,為一棟具有文人色彩、時代風格的住宅,亦能展現北埔工匠的技能。 1990年代忠恕堂因管理不善,建築逐漸傾頹,後來由金廣福文教基金會所購買,並於2006年登錄為新竹縣歷史建築,修繕後成為金廣福文教基金會辦公空間及藝文場所。 建築相關之人物事件歷史 忠恕堂於1922年,由清末北埔秀才曾學熙的兒子曾成統所創建。曾學熙並非出自於北埔當地的望族,家境也稱不上富庶,但他卻是北埔地區首次獲得科舉功名的居民。可惜考取秀才十五年後即不幸過逝,留下妻子與一對年幼的子女。不過他的獨子曾成統不但沒有因父親的早逝而受挫,反而很快的將家族發展推向另一個高峰,忠恕堂的出現即是其最佳的象徵。 金廣福文教基金會由吳東昇先生所發起成立,以維護客家文化為宗旨,向合作金庫租下姜阿新洋樓,小修繕後成為北埔藝文發展基地。後買下忠恕堂,保留了北埔最具美感的文人住宅,成就地方文化美事。 建築場所精神價值 忠恕堂的建築格局、工藝、外觀及空間,表現出十足的北埔聚落民宅文化特質,充分展現對客家人的生活需求之建築優點,是北埔街廓中的重要建築典範。 忠恕堂建築格局一堂二橫,頗具規模,建築作工精緻,特別在泥作上具特色,表現匠師傳統工藝之美,及中西混合樣式之特色。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新竹縣
    北埔鄉
    南興村7鄰公園街20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授文文字第0950095760號
    2006-08-08 11:40:03.0
  • 種類
    種類代碼
    A3


    種類名稱
    宅第


  • 外觀特徵
    宅院大門原與祖堂一致,位於南北向之中軸線上,後因正對姜氏家廟燕尾脊,犯了「泥尖煞」,故由堪輿師指點改為西南向。門屋「分金線」對向秀巒山頂,與慈天宮及天水堂的中軸線交於「樂山」。曾宅門屋脊外牆形式精緻典雅,色調用材富於巧思變化。因久無居住管理已是斷垣頹壁不堪使用。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德OOOOOOO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302新竹縣竹北市縣政九路146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3-5510201分機600~612
  • 主管機關名稱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新竹縣政府
  • 室內特徵
    忠恕堂為「一堂二橫屋」格局的傳統三合院民宅。其建築配置上仍以中軸對稱為原則,但順應建築基地的形狀,其左橫屋則逐漸向內偏移,呈現有機形態的佈局。然而,北埔當地的建屋,如:慈天宮及天水堂等,其坐向皆為坐東朝西,背倚秀巒山之勢,唯曾宅卻坐北朝南,但完工後諸事不順。地理風水師判斷,疑與鄰近姜氏家廟的燕尾脊相沖,犯「泥尖煞」。故曾氏改變曾宅院門的方位為西南向,使其屋頂軸線亦可交於秀巒山頂。據說曾氏家族於第24代前子嗣均為單傳,在改建後則有五子傳宗。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新竹縣
    北埔鄉
    公園段
    925
    2
    新竹縣
    北埔鄉
    公園段
    926
    3
    新竹縣
    北埔鄉
    公園段
    927
    4
    新竹縣
    北埔鄉
    公園段
    928
  • 緯度
    24.6987326638308
  • 經度
    121.057749151072
  • 法令依據
    1.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02條、歷史建築登陸廢止審查及補助辦法。 2.依據95年5月18日召開之「新竹縣古蹟指定暨歷史建築登錄審議會議」決議辦理。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北埔曾宅忠恕堂調查研究
  • 指定(登錄)理由
    忠恕堂的建築格局、工藝、外觀及空間,表現出十足的北埔聚落民宅文化特質,充分展現對客家人的生活需求之建築優點,是北埔街廓中的重要建築典範。 忠恕堂建築格局一堂二橫,頗具規模,建築作工精緻,特別在泥作上具特色,表現匠師傳統工藝之美,及中西混合樣式之特色。
  • 網站名稱
    北埔忠恕堂facebook
  • 開放時間
    星期六、日 10:00-17:00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