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員林神社遺跡

員林神社建於昭和6年(西元1931年),現今位於彰化縣員林市的百果山風景區內,為員林地區唯一的神社,現今神社本殿已遭拆毀。 員林神社建置的嚆始,乃是源自於新任的天皇於京都御所舉行登基大典,一般將此稱為御大典儀式。當時,日本治下各地為了紀念御大典儀式的舉行,各地先後舉行慶祝活動,並以御大典為名辦理各項事業。當時,臺灣地區以此為名設立的建造物不勝枚舉,舉凡公會堂、圖書館、神社等建造物均被作為慶祝的建造設施。當時,員林郡上下向臺中州申請設立神社,以員林郡守作為創立委員長,偕各街庄長擔任委員。利用御大典紀念事業為名義興建員林社。但因募款不易,以致於到了昭和5年(西元1930年)才舉行地鎮祭及上棟式,昭和6年(西元1931年)才竣工。在昭和10年(西元1935年)前,神社在臺灣分布狀況仍然有限,官方認可之神社僅25所,員林神社即其中之一。 員林神社經費來源,大多應為民間寄附(捐贈),由於係由民間發起,故當時僅為員林社。昭和7年(西元1932年)社格才升格無格社,方才正名為員林神社。昭和17年(西元1942年)時,員林神社於升格為鄉社,當年底又將現址周邊土地,分別以購買或寄附的方式取得,使得其神社領域擴大。員林神社的祀神有造化三神(大國魂命、少彥名命、大己貴命)以及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二戰後,民國35年(西元1946年)初,由國民政府成立之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提出接管各地神社,此時正值政府擬將各地神社改為忠烈祠及救濟協、社會教育機構。爾後,政府對於原有神社多拆除或改建,員林神社也不能免除於外。員林神社轉作為忠烈祠的時間甚早,早在民國35年(西元1946年)便有相關報導指出,利用原有員林神社作為忠烈祠使用,並且作為相關節日致祭紀念大會的場所。 民國49年(西元1960年),當時原本計畫拆除日治時期建造的各項設施,但地方人士希望保存作為文化遺產,遂在鳥居加上廡殿燕尾頂及斗拱等建築元素,使其在外觀形象轉化為傳統建築樣式的牌坊,從而獲得保存;但僅保留本殿前方除外的3座鳥居;民國55年(1966年)興建曉陽塔(今忠烈塔);民國56年(1967年)拆除拜殿與本殿,並在本殿位置興建浩然臺,一樓為涼亭、二樓作為忠烈祠使用,內部供奉延平郡王靈位、國軍陣亡將士靈位、國民革命先烈靈位。後在民國95年(西元2006年)員林神社遺跡經彰化縣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彰化縣
    員林市
    員林百果山風景區內,接近源水路與湖水巷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授文資字第0950002911B號
    2006-08-01 09:09:53.0
  • 種類
    種類代碼
    A99


    種類名稱
    其他設施


    其他說明
    神社


  • 現狀
    員林神社遺跡於民國95年(西元2006年)登錄為歷史建築,現今員林神社本殿、拜殿、手水舍等建築已被拆除,本殿原址現況為忠烈祠建築,拜殿原址現況為兩座扶輪亭;現場僅留存社號標一座、三座鳥居、二十七座石燈籠、左右狛犬及銅馬一座。
  • 外觀特徵
    員林神社位於員林市中心的東方,鄰近八卦山脈的中段、山脊的西坡,北臨八卦山遊憩系統,南接松柏嶺遊憩系統。基地北側為荔枝果園、東側為地方廟宇廣天宮、西側住宅區與早期的賣店(現已荒廢)、南邊為自來水廠與住宅區。 神社是最具日本色彩的宗教建築,在日本已有悠久的歷史。由於神社在日本源出幾個不同的系統,每一種神道宗派的祖社建築中存在著差異,祖社建築型態也成為一種特殊的風格,原員林神社應屬神明照,雖本殿已改為浩然臺,但基本上鳥居、狛犬、參拜路等都仍有跡可循。 目前參拜道有兩條,一條由西南角往東北,一條由西往東,兩條交會後成為一條參拜道為西往東向。員林神社共有三道鳥居,皆被加上廡殿燕尾頂、斗栱等元素,使其改造成類似傳統建築牌樓的形式,鳥居支柱表面塗紅漆、加上圓珠狀洗石子面柱腳。第一道鳥居位於東南角參拜入口,第二道鳥居位於兩條參拜道交會處,第三道鳥居位於浩然臺前。 現今員林神社本殿、拜殿、手水舍等建築已被拆除,本殿原址現況為忠烈祠建築,拜殿原址現況為兩座扶輪亭;現場僅留存社號標一座、三座鳥居、二十七座石燈籠、左右狛犬及銅馬一座,以及一處旗杆座。員林神社現存有三座鳥居,第一鳥居最大,均為鋼筋水泥造,其樣式皆採「神明鳥居」之作法,造型簡單樸素。鳥居原為抿石子表面,於政權交替時於表面塗抹了抿石子及大量中國風格之裝飾物(如雀替、斗栱等傳統建築構件),外層塗覆紅漆,屋面改為傳統建築構造鋪設板瓦、筒瓦等。 石燈籠為神社內常見的設施物,多數由信眾捐獻給神社,故在上面都會雕刻奉獻或是奉納的字樣。現僅存中臺、桿、基礎與基壇;中臺上方的寶珠、笠及火袋均已佚失,員林神社石燈籠造型一致,均為兩兩一對分置於參道兩旁,材料為洗石子造。 銅馬、左右狛犬之狀況良好,尤其左右狛犬仍可見其毛旋與紋路。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整體狀況維護良好,惟部分石材有風化、植生等情形,建議管理單位應定期檢修。
  • 使用情形
    員林神社遺跡位於百果山風景區內為開放區域,全年免費開放大眾參觀,供遊客參觀及教育活動使用。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員林市公所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卦山路3號
  • 主管機關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7292201
  • 主管機關名稱
    彰化縣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彰化縣
    員林市
    水源段
    491
    2
    彰化縣
    員林市
    水源段
    492
    3
    彰化縣
    員林市
    水源段
    493
    4
    彰化縣
    員林市
    水源段
    494
    5
    彰化縣
    員林市
    水源段
    495
    6
    彰化縣
    員林市
    水源段
    496
    7
    彰化縣
    員林市
    水源段
    497
    8
    彰化縣
    員林市
    水源段
    498
    9
    彰化縣
    員林市
    水源段
    499
    10
    彰化縣
    員林市
    水源段
    500
    11
    彰化縣
    員林市
    水源段
    501
    12
    彰化縣
    員林市
    水源段
    504
    13
    彰化縣
    員林市
    水源段
    505
    14
    彰化縣
    員林市
    水源段
    506
    15
    彰化縣
    員林市
    水源段
    515
  • 緯度
    23.9486607272975
  • 經度
    120.606379106742
  •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5條暨<<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4條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張義震主持,《員林神社遺跡歷史建築 調查研究、修復及再利用計畫》,臺中:交通部觀光局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2020,P.2-9~P.2-40、P.2-69~P.2-70。
  • 指定(登錄)理由
    為日治時期員林郡唯一的神社,具過去地方發展之歷史意義及價值,雖神社本殿已不存,但是空間中包括鳥居、參道、石燈籠、駁坎、老樹大致仍維持原神社之配置,具歷史保存價值。
  • 網站名稱
    彰化旅遊資訊網-員林神社遺跡
  • 開放時間
    全年開放。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