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埔褒忠亭

新埔褒忠亭
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建築興建史、使用變遷史 乾隆五十三(1788)年地方仕紳捐地並籌建義民廟,供地方人士崇祀義民保鄉衛里之精神, 乾隆五十五(1790)年義民廟落成後,由地方仕紳慷慨施田而嘗祀日漸豐厚。義民廟於道光二十三(1843)年修理廟墓。同治元(1862)年因彰化戴潮春之亂,粵籍義民軍死義者百餘人,故拾忠骸葬於墓旁,成為「附塚」,但至明治二十八(1895)年因兵燹廟宇盡遭回祿,明治三十二(1899)年至明治三十七(1904)年湖口庄輪值經理徐景雲等號召十四大庄信眾捐資重建,至明治三十七(1904)年重建完成。大正十(1921)年修建廟後義塚,於大正十二(1923)年12月6日竣工。 皇民化運動時,原擬於昭和十五(1940)年沒收廟產,當時的管理者不斷奔走及向日本國會眾議院陳情,才免使廟產被充公。 新埔枋寮褒忠亭義民廟信仰圈影響範圍包括桃園、新竹客家地區,此與土地開墾、攻守同盟及教育文化相結合。義民廟原為枋寮庄、六張犁庄之私家信仰,因執事經理有心將祭典推廣為客家人之共同信仰,遂思考將其逐漸擴大為竹塹地區客家族群的信仰中心,至道光十五(1835)年義民廟祭祀負責人始立「敕封粵東義民祀典簿」,建立了桃、竹、苗地區之客家人共同參與義民廟之祭典活動。 道光二十七(1847)年設祀典輪值之制由新埔街、九芎林、大湖口、石岡子四大庄輪流管理,三年一輪,至光緒三(1877)年大隘地區也納入義民廟祭祀圈內,演變成義民廟十四大庄輪值之祭典區,直民國六十五(1976)年後更擴大為十五大庄輪值之祭典區,成為臺灣最大的客家信仰中心。 建築相關之人物事件歷史 乾隆五十一(1786)年林爽文事變中,北路戰役發生於竹塹地區,六張犁林先坤與石壁潭庄劉朝珍、陳資雲率領二路義民軍,於亂事平定後,乾隆五十二(1787)年義民歸葬於新埔枋寮庄「雄牛睏地穴」,朝廷為表彰氣節,頒聖旨敕賜御頒「褒忠」匾,林先坤於六張犁建聖旨樓安置。 建築場所精神價值 新埔褒忠亭義民廟的重要意義在聯庄輪值管理,在清代、日據時期以及戰後皆鼓勵子弟求取功名,戰後更創設義民中學,有維持社會教化的功能,百年來保衛鄉土的情感、對抗暴民也對抗暴政、貢獻地方回饋鄉土及展性地域主體性的特色是值得景仰的。自清代以來一直是竹塹地區客家族群共同的信仰中心,聯庄信仰之規模亦為全台首屈一指,義民廟曾經是撫墾拓荒時期外在社會動亂中客家籍移民內在心靈的寄託,亦為竹塹地區客家人保衛鄉土、捍衛家園、珽頸精神的象徵。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家文化資產網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新竹縣
新埔鎮
下寮里義民路3段360號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授文文字第0950095754號
2006-07-24 14:19:29.0
變更/修正
府文資字第1040100027號
2015-03-25 14:40:04.662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種類
種類代碼
A2


種類名稱
寺廟


現狀
義民廟佔地廣闊,除了廟宇本體及前方廣大的廟坪之外,廟後有義民塚及附塚及周圍的廣大庭園,而成為本縣重要的遊憩勝地。 古蹟本體為土牆,基礎為石板,屋頂木造,古蹟全天開放。
外觀特徵
義民廟佔地廣闊,除了廟宇本體及前方廣大的廟坪之外,廟後有義民塚及副塚及周圍的廣大庭園,而成為本縣重要的遊憩勝地。義民廟建築本體之規模為「二殿二廊二橫屋」,應為年明治三十七(1904)年重修之結果。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1.建築本體日常保養及定期維修。 2.使用或再利用經營管理。 3.防盜、防災、保險。 4.緊急應變計畫之擬定。 5.其他管理維護事項。
使用情形
寺廟祭祀及慶典,可開放參觀。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財OOOOOOOOOOOO
建築所有人
褒OOOOOOO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302新竹縣竹北市縣政九路146號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3-5510201分機600~612
主管機關名稱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所屬主管機關
新竹縣政府
室內特徵
三川殿面寬五開間,中間三開間退縮成步口廊,牌樓面木石雕刻極為精緻,正殿中央奉祀「敕封粵東褒忠義民」神位,左右配祀三山國王、觀音娘、五穀爺等,廟內匾額之多是一大特色,特別是清代敕賜的「褒忠」、台灣總督長谷川清所贈「盡忠報國」等匾,成為本廟重要文物。另外義民塚的形制、石雕等亦十分精彩,值得一看。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具其他古蹟價值者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新竹縣
新埔鎮
下寮段
378
2
新竹縣
新埔鎮
下寮段
393
緯度
24.8435804422457
經度
121.0362295638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一百零二條,新竹縣文化局九十五年五月十八日召開之「新竹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會議」辦理。
影音多媒體圖片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新埔褒忠亭_外觀全景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新埔褒忠亭_室內空間與匾額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新埔褒忠亭_鐘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新埔褒忠亭_正廳外觀(早期)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新埔褒忠亭_內向外牌樓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新埔褒忠亭_前埕與正廳(早期)


檔案網址


拍攝者
戴瑋萱


多媒體名稱
新埔褒忠亭_外埕入口石馬


拍攝時間
2021


檔案網址


拍攝者
戴瑋萱


多媒體名稱
新埔褒忠亭_外埕入口石獅


拍攝時間
2021


檔案網址


拍攝者
戴瑋萱


多媒體名稱
新埔褒忠亭_梁柱彩繪與匾額


拍攝時間
2021


檔案網址


拍攝者
戴瑋萱


多媒體名稱
新埔褒忠亭_彩繪斗栱


拍攝時間
2021


檔案網址


拍攝者
戴瑋萱


多媒體名稱
新埔褒忠亭_褒忠亭與彩繪


拍攝時間
2021


檔案網址


拍攝者
戴瑋萱


多媒體名稱
新埔褒忠亭_石雕


拍攝時間
2021


檔案網址


拍攝者
戴瑋萱


多媒體名稱
新埔褒忠亭_正廳門上斗栱、彩繪


拍攝時間
2021


檔案網址


拍攝者
戴瑋萱


多媒體名稱
新埔褒忠亭_墳塚02


拍攝時間
2021


檔案網址


拍攝者
戴瑋萱


多媒體名稱
新埔褒忠亭_屋頂剪黏


拍攝時間
2021


檔案網址


拍攝者
戴瑋萱


多媒體名稱
新埔褒忠亭_廳內走廊與天井


拍攝時間
2021


檔案網址


拍攝者
戴瑋萱


多媒體名稱
新埔褒忠亭_匾額02


拍攝時間
2021


檔案網址


拍攝者
戴瑋萱


多媒體名稱
新埔褒忠亭_匾額01


拍攝時間
2021


檔案網址


拍攝者
戴瑋萱


多媒體名稱
新埔褒忠亭_墳塚


拍攝時間
2021


檔案網址


拍攝者
戴瑋萱


多媒體名稱
新埔褒忠亭_正廳內匾額


拍攝時間
2021


檔案網址


拍攝者
采義科技有限公司


多媒體名稱
空拍影像(仰角)30度


拍攝時間
2024/5/16


檔案網址


拍攝者
采義科技有限公司


多媒體名稱
空拍影像(仰角)60度


拍攝時間
2024/5/16


檔案網址


拍攝者
采義科技有限公司


多媒體名稱
空拍影像(仰角)90度


檔案說明
新埔褒忠亭_空拍影像(仰角)90度


拍攝時間
2024/5/16


指定(登錄)理由
具歷史文化藝術保存價值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