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烏石港舊址

1.烏石礁為立於烏石港中之烏礁石,烏石港之名由此而來。 2.烏石港(西港)原為蘭陽溪以北溪流會流的出口,康熙53年諸羅縣誌中記載以蛤仔難港稱之,直至1892年港口淤積完全喪失港口通運功能,為宜蘭海上對外交通的重要出入口。

基本資訊

  • 現狀
    1883年美國大型角版船擱淺於烏石港口,加上1892年洪水氾濫造成河道改道,礁石淺灘逐漸淤積,形成現今的半鹹半淡水池,即現存烏石礁及沼澤。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宜蘭縣
    頭城鎮
    烏石港旁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文資字第0950002163號
    2006-05-03 09:32:47.0
  • 級別名稱
    文化景觀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宜蘭縣政府
  • 內容與範圍
    基地地理位置接近新烏石港,同時為蘭陽博物館烏石礁公園規劃的一個重要環節,蘭陽博物館的建築規劃將環繞此遺址形成完整的景觀及園區設計,同時符合烏石港都市計畫區域的完整規劃。
  • 特徵
    經過百餘年的淤積,只剩3塊大礁石矗立於沼澤中,成為見證烏石港歷史的重要遺跡。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宜蘭市復興路二段101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3-9322440#604
  • 主管機關名稱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 評定基準
    具紀念性、代表性或特殊性之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 關連的項目
    1.烏石礁為立於烏石港中之烏礁石,烏石港之名由此而來。 2.烏石港(西港)原為蘭陽溪以北溪流會流的出口,康熙53年諸羅縣誌中記載以蛤仔難港稱之,1796年漢人入墾宜蘭,此港扮演海上運輸通道的重要角色,因其重要地位,1826年清政府官方定其為「正口」(正港)並設置砲台兵營以警戒守備。直至1892年港口淤積完全喪失港口通運功能。 3.經過百餘年的淤積,只剩3塊大礁石矗立於沼澤中,成為見證烏石港歷史的重要遺跡。 4.基地位置具豐富的溼地生態環境,蘭陽博物館將此遺址納入園區景觀設計,同時符合烏石港都市計畫區域的完整規劃。 5.烏石港曾是宜蘭第一大港,在宜蘭開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 緯度
    24.865568
  • 經度
    121.832542
  • 法令依據
    文化資法保存洲第102條暨文化景觀登錄及廢止審查辦法。
  • 備註
    1.保持現狀以維護當地豐富的溼地生態系。 2.配合蘭陽博物館以為完整的整體規劃。
  • 指定(登錄)理由
    原為縣定古蹟,為符合修正文資法第102條規定予以重新登錄。
  • 代表圖像來源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 特殊價值
    蘭陽博物館的建築規劃將環繞此舊址形成完整的景觀及園區設計,同時符合烏石港都市計畫區域的完整規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