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農糧署宿舍

日治時期昭和16年1月30日完工。 原屬於農糧署中區課長級宿舍,因政府結構改組加上宿舍管理辦法縮編,於民國93 年初左右交回國有產局,後因周邊建物改建,造成部分牆面損壞,引起一群文化青年重視,加上管理機關-國產局雲林分處〈102 年度政府改組為為國產署雲林辦事處〉及縣府團隊努力下,損壞人於民國 100 年修復完竣,國產局也修法將歷史建物列為無償撥用計畫內,該建物並於 101 年無償撥用移交至雲林縣政府文化處為管用合一。原定於 101 年公告活化,後經現況勘查,粗估主體簡易修復需耗費165萬新台幣,為考量安全因素及地方政府當時預算因素,而暫停期活化,這期間由民間團隊及縣府協力巡管。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雲林縣
    斗六市
    中正路145巷25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文資字第0952400033號
    2006-01-24 08:43:31.0
  • 種類
    種類代碼
    A3


    種類名稱
    宅第


  • 現狀
    已完修復及再利用計畫,持續爭取修復工程
  • 外觀特徵
    農糧署宿舍屬於戰爭時期臺灣住宅營團「標準規格型住宅」之丙型住 宅,現地調查發現歷史建築街區有丙型及特丁型營團住宅日式木造房屋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定期進行周邊環境整理
  • 使用情形
    已完成修復及再利用計畫,目前持續爭取再利用工程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雲林縣政府
    建築所有人
    雲林縣政府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雲林縣斗六巿雲林路二段310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觀光處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5-5523218
  • 主管機關名稱
    雲林縣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雲林縣政府
  • 室內特徵
    平面空間分為:「踏込」、「玄關」、「座敷」、「居間」、「茶之間」、「炊事場」(或稱「臺所」)、「浴室(或稱「風呂」)」、「廊下」、「椽側」(又稱「緣側」)、「濡緣」(已拆除)等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雲林縣
    斗六市
    斗六段
    42-108
  • 緯度
    23.7061255312484
  • 經度
    120.545719202502
  • 法令依據
    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5條規定辦理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農糧署提供、《龍眼記憶雲林雜糧文創交流基地計畫_成果報告書》
  • 指定(登錄)理由
    (一)歷史: 臺灣住宅營團住宅地開發及小住宅類型非屬臺灣總督府官舍標準體制及流程興建之一般官舍,在當時臺灣主要城市住宅數量不足,以租賃的臺灣建築營團住宅提供當地官廳作為職員宿舍是當時常見作法。本案農糧署宿舍興建年代,推論有二: (1)本案建物興建年代為判斷昭和18-19(1943-1944)年期間完成。 (2)依據二戰後本案農糧局宿舍首任住戶任職單位為雲林縣稅務稽徵處課員,另外農糧署宿舍住戶家屬訪談結果顯示,二戰後本街區中等級最高住宅之住戶為稅捐處處長。因此推測日治時期本街區非常可能是昭和18(1943)年斗六第一批完成的營團住宅,作為臺南州斗六稅務出張所官舍使用,也是全臺最早完成的一批臺灣建築營團住宅。 (二)空間特性: 本案建築面積為49.52 ㎡,為丙型住宅(標準規格型住宅),空間面積甚小,室內主要原居住空間為三處,並設有廚房、浴室及廁所等服務空間。基地內設有前後庭院,其面積約為167.48 ㎡,前庭院內有龍眼樹、美人桃及鳳凰木等樹種。後庭院因後期空間不足使用,增建兩間空間做為使用。 (三)構造特性: 歷史建築農糧署宿舍為日式木造建築,結構系統則主要包括屋架系統、由日式軸組系統與日式木造壁構成之屋身結構、以及基礎結構所組成。本棟建築物原為雙拼宿舍,現況左側房屋已拆除。在構造上三面對外牆體開口部較多,木構造之地板較不耐承重使用。
  • 開放時間
    不開放參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