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位於現今嘉義市西區竹圍子段,興建於日治時期1936年(昭和11年)。 臺灣農田灌溉的發展,最初水利設施多由民間私人出資築埤開圳,設施所有人(埤圳主、圳戶)負責設施供水和維護,需用水(墾戶、業戶、地主、佃戶)只要付水租就有水可用。但因缺乏有效的管理,引發許多糾紛。日治時期1901年(明治34年)臺灣總督府頒布〈臺灣公共埤圳規則〉,將私人水利設施納編為公共埤圳,由臺灣總督府統一管理。 1908年(明治41年)臺灣水利灌溉進入官設埤圳時期,1910年(明治43年)臺灣總督府將全臺灣公共埤圳與官設埤圳合併改編為水利組合進行管理。1921年(大正10年),臺灣總督府頒布〈臺灣水利組合令〉,強化水利組合的營運管理,確立水利組合法人性質。「嘉義郡水利組合」便是在此背景下於1923年(大正12年)所成立。 1936年(昭和11年)5月,「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於嘉義西堡竹圍仔莊的聚落「薑母寮」興建,用處是以水門擋住嘉義大排的水後使水位提高,將水源導引至大溪厝別線作為灌溉用水 。1943(昭和18年)臺灣總督府將嘉義郡水利組合與7個水利單位合併,並改名「嘉南大圳水利組合」 。 二戰後1947年「臺灣省農田水利協會」成立,爾後根據1948年所頒定《臺灣省各地水利委員會設置辦法》,依照不同行政分區成立各縣市的水利委員會。2020年10月之後農田水利會納入公務機關,改制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署」 。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二戰後仍持續作為水利設施使用直到1979年,爾後因配合排水道截彎取直工程,舊有排水道因此停用。「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於2005年10月26日經嘉義市政府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嘉義市
    西區
    嘉義市西區福安里姜安街12巷8號斜對面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授文資字第09402020563號
    2005-10-26 00:00:00.0
    變更/修正
    府授文資字第1115102673號
    2022-05-31 14:18:18.853
  • 種類
    種類代碼
    A13


    種類名稱
    堤閘


  • 現狀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目前保存狀況良好。
  • 外觀特徵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為一長方型鋼筋混凝土構造的水利工程,座向採東西走向。建築物設有六道圓拱的制水閘門,閘門上方設有金屬製捲揚機具 。登錄歷史建築的水道長度約12公尺、寬度約2.1公尺、高度約1.5公尺。 水閘門在構造上主要可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下半部為寬30公分、深60公分的鋼筋混凝土柱,兩側有6公分深的垂直向溝槽,作為閘門嵌入與開啟的軌道槽;上半部為圓拱狀開口,中央頂端設置有控制水門升降之金屬製捲揚機具。第3座水閘門東南面刻有「嘉義郡水利組合」字樣;第4座水閘門東南面刻有「大溪厝別線堰土水門」字樣,西北面則刻有興建年代「昭和十一年五月」字樣。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應加以整修維護,水門及水道周圍之土地,應一併整理規劃。
  • 使用情形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由農業部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及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南區分署嘉義辦事處負責管理維護。本建築全年免費開放參觀。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建築所有人
    農業部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
    土地所有人
    中華民國(屬國有土地)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嘉義市東區忠孝路275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5-2788225
  • 主管機關名稱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嘉義市政府
  • 室內特徵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嘉義市
    西區
    竹圍子段
    366-18號
  • 緯度
    23.480732
  • 經度
    120.424874
  •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十五條暨《歷史建築登錄及輔助辦法》第七條。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1.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管理維護計畫書。2. 104年嘉義市歷史建築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修復再利用計畫調查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書。
  • 指定(登錄)理由
    1.西元1936年(日治昭和11年)興建,年代已久。 2.日據時代水利遺跡的代表,具歷史意義。 3.嘉義市舊時水利遺跡,與都市發展歷程有關,具有水利發展之意涵。 4.水道座落區位尚稱完整,可作整區再利用規劃。
  • 開放時間
    24h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