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指定/登錄
北府文資字第0940008562號
2005-09-21 16:18:49.0
變更/修正
北府文資字第1001088713號
2011-08-22 00:00:00.0
現狀建物受自然因素的影響下,日漸毀損老化,門樓入口門扇改為不鏽鋼門,屋瓦大致保存;內埕地坪原貌難以判別,大部分均已用水泥覆蓋並出現多處龜裂,但在正身階梯旁的地面上,可見到日治時期所產的S磚,此外,後續加蓋雜亂無章的建物,有礙觀瞻,並且正身及龍、虎邊護龍室內雜物甚多,屋頂破損。
經民國一百零三年(2014年)古蹟本體修復完畢,現狀保存良好。
民國一百一十年(2021年)進行修復工程中。
外觀特徵施家古厝三合院格局為「正身帶左右護室」布局,正身坐西北朝東南,沿著山丘之等高線建造,背後臨陡坡,以坡崁處理陡峭山勢。正身前左右各伸出護室。正身前埕呈扁寬形,面寬大於進深,設門樓於左前方,為傳統「坎宅出巽門」作法。
正身平面為三開間,外觀卻作五開間的分段,前步口廊寬度加大,步口廊簷柱獨立,是以弧形紅磚砌成的圓柱體,立面及步口廊的圓磚柱灰縫為凸線,俗稱「指甲圓」的弧線,使弧形紅磚剛好為四分之一圓;門楣及窗楣皆為粗大的觀音山石所雕,施宅正面明間的窗子上下皆為觀音山石條,並可見圓鐵棒的痕跡,明間鐵棒裝設七根,次間窗子較小,只裝五根鐵棒,明間窗子上方尚闢有氣窗,以洗石子仿假口斜櫺窗,每個小孔作成「柿蒂」形,正身邊間連通護室之處則又出現較大跨度的圓弧狀磚拱,這也是他處少見之作法,通過圓拱洞,可通左右護室。
背立面使用傳統的磚砌直櫺窗,簷下砌有簡單的「火庫」,並且留設多個「十字形」孔以通氣,門窗上緣不置石條,只以磚作扇形砌,護室山牆上端留設小圓窗。
資料來源:臺北縣縣定古蹟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民國一百一十年(2021年)進行修復工程中。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一段161號28樓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2)29603456 #4552
室內特徵正身明間使用較為考究的木棟架,屬於「穿斗式」,棟架為十五架,中脊桁下設「將軍柱」,步口軒有三架之寬。橫穿有三支,步口通樑後尾插入牆中,前端貫穿圓柱伸出通屐,承挑「捧前桁」。前步口並帶捲棚軒,而次間及邊間則使用硬山擱檁式,作法較簡單。
前步口的瓜筒形式,接近於「尖峰筒」,筒身出「卷草栱」,斗出「雞舌」。瓜筒細部瓜腳向下伸出,左右雕雙牙,瓜腳正中央浮雕一個小磬牌。步口通樑下方的員光兩端施淺雕卷草紋案,中央不施雕。斗栱方面,正身簷柱的柱頭使用二跳斗栱,正栱為典型的關刀栱,副栱則為「葫蘆平」栱,栱頭置「捧前砧」,以承「捧前桁」。
資料來源:臺北縣縣定古蹟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
評定基準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法令依據<<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民國九十五年一月十二日發布)第2條第1項第1、2款
影音多媒體圖片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2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細節-1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細節-2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外部-1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外部-2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外部-3
指定(登錄)理由1.施家古厝的建築物主要包括三合院的「榮記大厝」與其後的防空洞與長形的日式住宅及綠地庭園石園。符合「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款規定。
2.榮記大厝在施家購買之前為鄭姓所有,而日式住宅才是施家全盛時期所建。符合「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款規定。
3.施家與淡水近代實業發展史密切相關,施合發商行的相關人士多為淡水地區著名仕紳,因而施家古厝應擴大涵蓋範圍,將日式建築及石園納入。符合「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2款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