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鹽水國小神社

臺南市鹽水國小之前身為「鹽水港公學校」,成立於1898年(明治三十一年)。1934年(昭和九年)日本政府發布「一街庄一社」政策,此為對臺之同化政策的積極表現,1940年(昭和十五年)建造的鹽水港公學校校內社,便是成立在如此背景之下。由於其並不具備完整的神社規制,故僅被歸類為具祭拜功能的「社」。 戰後,該社被改建為孔廟,石燈籠之基座似亦被改作「獎學紀念園」碑。1960年代該孔廟改建,門扇上雕有華麗的裝飾,並懸上「大成殿」額。1980年代末,孔廟因颱風侵襲損壞而重修,並漆上「萬世師表」字樣。1994年(民國八十三年)鹽水國小校內景觀整修,孔廟之基座略為擴大,「故校長森榮先生紀念碑」與新增之「故校長趙東林先生紀念碑」同移置於原石燈籠擺設之現址。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南市
    鹽水區
    朝琴路137號鹽水國小內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文資字第0940057308號
    2005-03-18 10:23:03.0
  • 種類
    種類代碼
    A99


    種類名稱
    其他設施


    其他說明
    其他歷史文化遺跡


  • 外觀特徵
    鹽水國小神社之構成,主要分成鳥居、石燈籠、本殿三部份。鹽水公學校的鳥居,為「神明鳥居」,其柱樑坊呈現直線構成,由兩根柱子上搭載「笠木」,然後下面插上「貫」加以連結。石燈籠位在參拜道的兩側,屋頂作轎頂狀,造型為四角變化。 鹽水公學校的校內本殿,規模不大,外型與一般遙祭殿或大麻奉齋殿相似。本殿為營造高台之上,設置階梯,基座為混凝土座。正殿為「流造」,其形式之神社建築屋面造型於社殿正入口處塑加曲線向前延伸形成「向拜」,即本殿與向拜之屋頂間形成一曲線;空間包蔽方式是以正面中央柱間設置「板扇」,其餘均為板壁。主構架以圓木柱支撐「母屋」(桁木),方柱支撐向拜屋面構架,並在各柱之上方安置舟肘木、虹樑、大斗;屋頂為切妻造。 神社自改為孔廟後,其屋頂已改為燕尾式歇山頂,門扇亦改為彩繪木隔扇,建築形式已由日式神社轉為中國傳統閩南式廟宇建築。基座之現況分別由黃色及藍色兩種色系油漆粉刷,並由紅色鐵欄杆架設於藍色水泥塊上,基座本身下緣兩端雕有簡易獸蹄形之櫃臺角。 參考資料:臺南縣歷史建築鹽水國小神社原貌調查報告(2007)、臺南縣歷史建築鹽水國小神社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2008)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臺南市政府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5巷1號
  • 主管機關單位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6-2213597
  • 主管機關名稱
    臺南市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室內特徵
    本案無室內特徵 參考資料:臺南縣歷史建築鹽水國小神社原貌調查報告(2007)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臺南市
    鹽水區
    北門段
    1027地號
  • 緯度
    23.3232016366424
  • 經度
    120.271551404138
  •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7、27之1條。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臺南縣歷史建築鹽水國小神社原貌調查報告(2007)
  • 指定(登錄)理由
    1、鹽水國小神社為縣內現存校園三座神社之一,與其他兩座不盡相同,具稀有與特殊性。 2、校園神社為教育史一環,鹽水國小神社雖經多次變更用途,但仍具有教育、文化、社會價值及歷史意義。 3、神社與創校百年的鹽水國小校園,形成一個歷史建築的文化園區。 4、該神社(小孔廟)是當地居民重要記憶空間。
  • 網站名稱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
  • 開放時間
    不影響學校教學之日間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