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寮位於後壁區,耕地遼闊,日治以前,由於水利未興,灌溉用水普遍缺乏,1920年(大正九年)、1930年(昭和五年)烏山頭水庫及嘉南大圳的興建,解決了耕地缺水的問題,農產量提升使農民生活大為改善,務農人口激增,帶動商業發展,菁寮遂成為當時重要的商業中心。 最初阮氏家族渡海來臺於嘉義斗六,1875年(光緒元年)第六世阮主離開斗六於菁寮定居,開設漢藥舖,之後阮主之子阮謙與阮受分別從事漢醫與西醫,於鄉里從事醫療業。 菁寮金德興藥舖是由嘉義拆遷至現址,且於1910年(明治四十三年)重建而成,期間歷經多次修建,1941年(昭和十六年)嘉義發生大地震,阮宅受到波擊,屋面原為翹脊燕尾形式之屋脊震落,修繕後成為無翹脊之屋脊。1943年(昭和十八年)左右,正面的木造屋隔屏腐壞,故臺度部分修改為磚砌。1957年(民國四十六年)位於步口的簷柱腐壞,改為RC柱。1964年(民國五十三年)發生一一八大地震,位於左側的編竹夾泥牆塌毀,修改為磚砌牆面。雖然多次整修但都屬於局部修建,對整體格局、結構並無改變。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