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舊草嶺隧道

一、日治以前,蘭地與台北之交通因地形險峻而耗時費力,令往來行旅苦不堪言。日人領台後,因軍事及經濟等殖民需要,進行宜蘭線鐵路之舖設,全長九十五公里,耗費146萬日圓,隧道工程由鹿島組負責,大正七年(一九一八年)於八堵、蘇澳兩端同時興工。 二、鐵路興建工程中以穿越草嶺山脈之草嶺隧道最為艱困危險,隧道總長二一六七公尺,北側於大正十年(一九二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著手,南側於同年十二月十六日開始。兩側均先以人工開掘,之後才用最新機器開掘。在開掘進度上,手掘北側1日2尺6寸、南側3尺3寸,機器開掘則北側1日5尺9寸、南側5尺7寸。隧道於大正一三年(一九二四)二月貫通,但因當年八月遭暴風雨侵襲,全線延至十一月完工,十一月三十日舉行通車儀式。 三、民國七十五年一月宜蘭線進行擴建雙線工程完工後,另建新草嶺隧道,本隧道遂封閉閒置。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宜蘭縣
    頭城鎮
    頭城鎮台2線118k,頭城鎮石城聚落旁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文資字第0930003785號
    2004-07-15 00:00:00.0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種類
    種類代碼
    A99


    種類名稱
    其他設施


    其他說明
    舊草嶺隧道


  • 現狀
    再利用為自行車道使用中。
  • 外觀特徵
    一、北出口上方立有由「制天險」門額,表示地形之險惡;南出口上方立有由日人關東佑賀所立之「白雲飛處」門額,表示日本國力已飛抵蘭地。 二、舊草嶺隧道南、北端出口以厚4B之磚牆砌成階梯狀之外觀,形式雄偉。上方以石塊壓頂。隧道口以紅磚砌成圓拱狀,洞口高五公尺,可容單線通車。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整體形式及門額。
  • 使用情形
    為紀念因開挖隧道而死亡的日籍技師,特於隧道口設立「故吉次茂七郎君之碑」紀念,但戰後該石碑被人以水泥塗敷表面,目前僅存依稀可見之字樣,令人惋惜。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國營台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
    建築所有人
    國營台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宜蘭縣五結鄉中正路二段6之8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3-9322440*652
  • 主管機關名稱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宜蘭縣
    頭城鎮
    石城段
    131
    2
    宜蘭縣
    頭城鎮
    石城段
    132
    3
    宜蘭縣
    頭城鎮
    石城段
    133
    4
    宜蘭縣
    頭城鎮
    石城段
    134
    5
    宜蘭縣
    頭城鎮
    石城段
    134-1
    6
    宜蘭縣
    頭城鎮
    石城段
    135
  • 緯度
    24.9839783916008
  • 經度
    121.955541497433
  •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二十七條暨古蹟審查處理要點第八點
  • 指定(登錄)理由
    其創建年期為東南亞最長之鐵路隧道,且具軍事與經濟之歷史意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