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三塊厝火車站

日治初期,南部鐵路工程於明治32年(1899)9月開工,由打狗依序往北推進,同時向東修築通往九曲堂的鳳山支線。三塊厝驛(火車站)就是打狗通往九曲堂的鳳山支線的首站,明治41年(1908)2月開始營運。三塊厝驛兼營客貨,但是以貨物運輸為主,特別是提供位於其北邊的台灣煉瓦株式會社的成品輸運有極大的貢獻。整體而言,三塊厝驛可說是昭和16年(1941)6月今日高雄火車站啟用之前,僅次於舊打狗驛(今高雄港站)的重要鐵道車站。現存站房於大正12年(1923)完成,是一座日式的木造車站建築,昭和16年(1941)6月間再次擴建為三等鐵道貨運站。昭和16年(1941)6月今日高雄火車站啟用後,逐漸被取代。 戰後,民國42年(1953)間,三塊厝站每日還有七班列車停靠,而後逐年減少。民國51年(1962)客運停辦,專辦貨運。民國75年(1986)9月26日廢站。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高雄市
    三民區
    高雄市三民區三德西街90巷底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高市府文二字第0930020248號
    2004-04-09 09:36:44.0
  •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種類
    種類代碼
    A7


    種類名稱
    車站


  • 現狀
    目前為高雄市內現存的日式木造站房之ㄧ;車站廢站閒置,站體損壞嚴重多處崩毀。 屋頂—目前維持良好,除了部分站體崩毀部分外;牆壁—壁體多數崩壞,灰泥牆與竹編部份以風化嚴重。 台基及地坪—地坪的部份現今已是柏油路面,但依推測應是自然的砂石路面。 此處目前刻正修復中,暫不開放。
  • 外觀特徵
    三塊厝車站的台基構造主要由磚及水泥砂漿疊砌,外以洗石子覆蓋而成。 形式極為簡單,與注重象徵意義的宮殿及寺廟建築有很大的不同。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三塊厝站站體損壞嚴重,必須緊急搶修。日後維護之機制需與鐵路局共商機制。
  • 使用情形
    明治40年(1907)10月1日設打狗九曲堂間支線,便已通過三塊厝,明治41年(1908)2月1日設招呼站,大正元年(1912)4月設站員,開始辦理客貨運輸;大正12年(1923)將站舍改築擴張,昭和16年(1941)6月21日又再擴建為三等鐵路貨運站。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高雄市苓雅區 五福一路67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中心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7)222-5136分機8421
  • 主管機關名稱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高雄市政府
  • 室內特徵
    屋頂—建材以木結構為主屋架為穿斗式,屋頂為懸山式另加博風板與台屋相同,上覆黑瓦或後來改良的文化瓦。 天花板—在整個車站內部只有大門和廚房附近天花板有剝落損壞的情形,通風方面還算正常,而本天花板是以木條釘於屋梁上是屬於懸吊式的天花板。 牆壁--三塊厝火車站的牆面裝修可分為木格門扇、雨淋板表面、與石灰壁粉刷三種。 室內--建築物內部空間堆滿了鐵路局雜物,而內牆的裝潢與天花板亦遭受到毀損,天花板有剝落的現象而壁面裝潢則呈現油漆掉落的情況。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高雄市
    三民區
    中華段二小段
    672
  • 緯度
    22.6388085058421
  • 經度
    120.293720176345
  • 法令依據
    <<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
  • 指定(登錄)理由
    三塊厝火車站是高雄城市發展與鐵道歷史空間的重要據點與象徵,為早期台灣鐵路車站設施的具體見證資產,是高雄市現存日治時期木構造火車站之ㄧ,建物本身的形式與構法具備歷史價值。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