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原)葫蘆墩圳入水口

葫蘆墩圳為早年臺中地區主要的灌溉設施,是由下埤、上埤及下溪洲三圳合併而成。其中以下埤圳為漢人通事張達京於雍正元年(1723)開鑿最早,時稱貓霧捒圳。雍正10年(1732)張達京以墾號「張振萬」邀集其他漢人組織「六館業戶」,與岸里社達成「割地換水」協議,於下埤圳上游的樸子離口,築上埤圳引大甲溪水灌溉。 日治昭和14年(1939)整修本入水口,並在上方平臺立「豐榮水利之碑」以紀念。戰後1950年代曾因坍塌毀損,改由大甲溪鐵橋下游處築埤引水。民國66年(1977)石岡水壩竣工後,葫蘆墩圳再改從水壩引水。 民國93年(2004)臺中縣政府以本入水口建築表現漢人水利工程淵源流長,具有歷史文化意義,足為時代表徵,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中市
    豐原區
    豐原市萬順二街盡頭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授文資字第0930010617-1號
    2004-02-06 16:07:10.0
  • 種類
    種類代碼
    A99


    種類名稱
    其他設施


    其他說明
    建築物類


  • 現狀
    由於現今葫蘆墩圳已改由舊山線鐵道大甲溪鐵橋附近引水,此一入水口閒置。
  • 外觀特徵
    由紀念碑旁循石階古徑向下,可達原入水口,為日治昭和14年(1939)重新整修而成,採鋼筋混凝土構造,搭配鋼製閘門與鋼製軸承。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環境景觀整理
  • 使用情形
    結構受損,謝絕參觀。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中華民國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中市西區市府路41巷19號
  • 主管機關單位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290280
  • 主管機關名稱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室內特徵
    內部有混凝土構造之環狀階梯供巡視上下。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臺中市
    石岡區
    新岡尾段
    1029
  • 緯度
    24.2785218309675
  • 經度
    120.761113477461
  •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暨歷史建築登錄及輔助辦法第七條規定辦理。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孫全文《翁仔社「萬選居暨葫蘆墩圳入水口周邊歷史建築」調查研究》,臺中:臺中縣文化局,2003
  • 指定(登錄)理由
    建築表現漢人水利工程淵源留長,技術高超,具有歷史文化意義,足以為時代表徵。
  • 開放時間
    停用,暫不開放。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