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周氏古厝

此宅為浦邊周氏的祖公厝,子孫由此分出。浦邊周氏以「濂溪」為堂號,係宋代周敦頤之後,浦邊開基祖周賜於明初自福建南安遷居於此,育有二子,兄弟各分居於南、北,繁衍生息之下,日後浦邊東北一隅為周氏族人居住,則有「北周」、「南周」之甲頭區別,此宅坐落於「北周」。 周氏族人指出,建築約於清代嘉慶、清道光年間興建(約19世紀初),而依其建築形制而言,採用較華美、精細之磚雕、木雕、石雕等裝飾,推估應屬清代中葉後所建,並於後期增建左、右護龍,而成今日樣貌。 其中,由舊照片可見左護龍原有一疊樓,應為民國10年代(1920s)以後之僑匯時期增建,以三拱圈及花瓶欄杆為立面,外觀精巧。而民國70年代(1980s),因建築損壞嚴重,而拆除改建為一層RC屋頂。左、右攑頭亦由磚坪改為RC屋頂。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金門縣
    金沙鎮
    浦邊5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教社字第0920057150號
    2003-12-01 10:35:46.0
  • 種類
    種類代碼
    A3


    種類名稱
    宅第


  • 現狀
    1.木構造因年久失修,多處遭白蟻蛀蝕,尤以中脊最為嚴重,內部已遭蛀空,又受屋頂擠壓變形。 2.右護龍因長期閒置,屋頂破損嚴重,暫以木柱支撐加固。且內部潮濕,牆面灰壁大面積剝落損壞。
  • 外觀特徵
    建築為一落二攑頭加左、右護龍。正立面左、右攑頭及護龍皆為圓脊,中央飾有祥雲泥塑脊墜;身堵上圓為斗砌,下部中央為灰壁,勾勒出仿斗砌之圖型,搭配雙弧型轉角;裙堵採封堵石,並有捲草樣式之石雕櫃台腳。大門分內、外兩扇,外為格扇門,內為板門。 正身屋頂為翹脊,中脊中央置有一八卦磚,為守護民居之厭勝物。屋面為傳統紅瓦,兩側各有三攏筒瓦。兩側大規壁以灰壁為底,同樣飾以祥雲脊墜,搭配煙炙磚牽、鳥踏及規尾窗,造型素雅。 右側立面下堵為花崗石平砌,與灰壁身堵間以煙炙磚牽相連。牆上可見國軍留下之二字泥塑標語,而字體上半部已佚失,尚無可辨識內容為何。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整體性修復前,建議先緊急支撐加固大廳中脊,並進行蟲蟻防治工作,以免木構造受損加劇。
  • 使用情形
    現無人居住,為祭祖使用。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周OO
    土地所有人
    周OO
    土地所有人
    何OO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金門縣金城鎮環島北路一段66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82-325643#812
  • 主管機關名稱
    金門縣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 室內特徵
    入口牆規之深井面,以精細之磚雕篆體聯對、兩幅磚雕博古圖為重要特色,頂部則有紅磚疊澀為裝飾。 正身鏡面為三開間,廳兩側為花崗石方柱,搭配青斗石石雕柱礎。鏡面牆裙堵採封堵石砌,身堵及額堵皆為木造,大廳門上方有鶴及鹿圖案之木雕門印,門左右兩側為馬鼻窗,上方有精美花紋木雕。 大廳為穿鬪式木棟架構造,下堵為煙炙磚砌牆。木棟架之頭巾、束隨、插角等處具有木雕裝飾,燈樑兩側亦有蓮花、螃蟹之木雕。壽屏中央有鳳、鶴等造型之彩繪。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金門縣
    金沙鎮
    浦邊段
    750
  • 緯度
    24.47996
  • 經度
    118.39028
  •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1.歷史建築清冊(2003):「建於清代,至今約200多年。」 2.吳家箴,〈浦邊周家洋樓〉,《金門日報》,2021年6月17日。 3.2022年4月22日周永春訪談。
  • 指定(登錄)理由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