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薛氏大宗宗祠

薛氏大宗宗祠為開浯始祖薛貞固派下仁、義、禮、智、信五房裔孫的總祠,興建於清乾隆33年(1768),由義房十六世薛繼本、薛道岸等族人倡建。 歷年來宗祠曾經數次修建,清道光10年(1830)曾重修,光緒20年(1894)再由薛夢篆等人捐資修建,後又分別於民國7年(1918)、民國21年(1932)、民國51年(1962),以及民國90年(2001)進行修復。 宗祠座落位置於聚落中軸線上,前有大潭,後倚山巒,景觀絕佳。每年冬至舉行祭祖儀式,祭後以「食頭」宴凝聚宗親感情。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金門縣
    金城鎮
    珠山60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教社字第092001570號
    2003-03-31 11:06:08.0
  • 種類
    種類代碼
    A1


    種類名稱
    祠堂


  • 現狀
    1. 建築本體構造現況整體完好。 2. 左側鏡面牆磚體局部破損,以及大廳地坪、牆體紅磚具有白華劣化情形。 3. 深井設有不鏽鋼防鳥網。
  • 外觀特徵
    薛氏大宗宗祠為二落祠堂,前埕有一對石造旗桿座。前落屋頂為三川脊及翹脊,後落為翹脊。屋面為傳統紅瓦,中脊具剪黏裝飾,翹脊兩端皆設有龍隱。 正立面為雙榻受形式,前檐結構兩端採用石作出屐構造,下方有石獅及磚石造牆體。正立面牆基、裙堵、石柱皆為花崗石造,而櫃檯腳、石鼓及其基座則有石雕裝飾。外側兩扇窗為青斗石雕圓窗,內側兩扇窗則為木造八角窗,上方具有細緻木雕及上彩。水車堵部位具有彩繪及交趾陶裝飾,壽樑之則具有插角、蓮花筒、祥獅等木雕裝飾。大門上方具有木雕門印及「薛氏家廟」木匾,門神為立體浮雕。 左、右側立面及背立面,牆堵以花崗石人字砌為主,轉角以丁字砌處理。前落左、右規壁山牆為斗砌,後落左、右規壁山牆則為灰壁,以黑漆上色,並搭配泥塑脊墜及交趾陶裝飾。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管理維護情形良好,建議及時修繕破損部位。
  • 使用情形
    為薛氏宗親祭祖使用。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財OOOOOOOOOO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金門縣金城鎮環島北路一段66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82-325643#812
  • 主管機關名稱
    金門縣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 室內特徵
    空間格局配置而言,中軸線上依次為前廳、深井、步口、大廳、祖龕,兩側為東西廳。 前廳為一通一座斗作法,東西廳為捲棚屋架,大廳中路牆木棟架為二通三瓜之疊斗式。主要裝飾著重於木作雕刻,如前廳之祥獅座斗、木雕捲草通隨、束隨及插角;東西廳之卷草束隨;大廳之木雕大象燈樑座斗、人物故事木雕插角等,以及精緻四季花雕刻裝飾祖龕與屏門。柱珠之石雕刻工細膩,尤以步口八角柱之柱珠雕刻最為豐富。大廳掛有「開閩進士」、「理學大臣」、「御殿總提督」、「總戎」等薛氏族人牌匾。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金門縣
    金城鎮
    珠山村測段
    55
  • 緯度
    24.40188
  • 經度
    118.32165
  •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1.歷史建築清冊2.〈阮厝住在山仔兜-珠山村漫遊寫生簿〉,林金榮的部落格3.林金榮主持,《金門傳統聚落形成發展族譜資料彙編》4.江柏煒主持,《金門縣定古蹟珠山下三落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歷史文化意義足以為時代表徵者 2.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 開放時間
    冬至祭祖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