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高雄中學紅樓

高雄州立高雄中學校創建於大正11年(1922)4月1日,是高雄歷史最為悠久的公立中學,昭和19年(1944)改稱為「州立高雄第一中學校」,二次世界大戰後再改為「省立高雄高級中學」。 其校內尚保有三棟自大正11年(1922)起興建的建築(因其紅磚外觀俗稱紅樓),受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紅磚建築影響,而成紅磚折衷式樣建築—雖混用西洋歷史建築元素,卻未出現任何樣式之主導元素;有拱圈的使用,卻又在入口或端部突出處理成非古典系之其他語彙—而為日治時期官舍、學校相當普遍運用的建築特色。 全棟以清水磚(TR磚)採英國式砌法蓋成,屋頂為四坡頂屋頂(廡殿頂),與門廊的四坡斜屋頂正交,而以菱形石瓦拼排,式樣罕見。屋脊以金屬收邊,天花板則以蚵殼燒製成的「灰土」塗裝,目前已相當少見。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高雄市
    三民區
    建國三路50 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高市府文二字第0920010663 號
    2003-02-26 09:45:09.0
    變更/修正
    高市府文資字第11331356001號
    2024-09-18 16:50:03.305
  • 種類
    種類代碼
    A24


    種類名稱
    學校


  • 現狀
    紅樓為雄中標的與學習精神的象徵,現仍作為教室。
  • 外觀特徵
    紅樓建物配有拱圈迴廊,紅樓為地上2層建築,採用磚牆,RC柱樑結構,一字型的平面,前後左右對稱,方整模式,基座托高並以洗石子包裹,建築上下均以洗石子收邊。 正立面為外凸的門廊及平整的走廊構成,這也反應在屋頂,由門廊上之小屋面及長條雙披屋面結合而成面形態,立面為簡單的「平拱」開口,只有在兩端點梯間,因為要顯出空間的性質,所以特別砌了「圓拱」門,並以四圈磚「發卷」砌拱,最內層拱圈退縮凹入,形成內框及陰影的立面變化。 受到英國紅磚建築的影響,本建築為「紅磚折衷式樣」風格,沒有明顯的西方建築語彙。 以紅磚為主要立面材料,設計上加入表現主義或國際樣式之部份特色,但在平面空間卻仍然表現出對稱的古典平面,格局方正而嚴謹。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紅樓建物樸素而堅固,可長期保存維護。
  • 使用情形
    現仍作為學生上課教室。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高雄市政府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高雄市苓雅區 五福一路67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中心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7)2225136#8425
  • 主管機關名稱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高雄市政府
  • 室內特徵
    紅樓建物配有拱圈迴廊,紅樓為地上2層建築,採用磚牆,RC柱樑結構,一字型的平面,前後左右對稱,方整模式,基座托高並以洗石子包裹,建築上下均以洗石子收邊。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高雄市
    三民區
    三塊厝段一小段
    159
  • 緯度
    22.6384096551484
  • 經度
    120.297982558018
  • 法令依據
    <<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2、3款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 指定(登錄)理由
    1. 高雄中學為日治時期高雄州設置的第一所中學校,落實「內臺共學」制度,是高雄中等教育發展演變之重要見證,深具時代意義及歷史價值。 2. 雄中紅樓為西洋歷史式樣之紅磚折衷風格的校園建築,外觀清水紅磚、磚造承重牆等,表現當時地域風貌,具建築史價值及地區性建築特色。現況保存良好,為雄中標的與學習精神的象徵,具文化價值及教育意義。
  • 網站名稱
    高雄中學官網
  • 開放時間
    配合高雄中學校內管制時段自由參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