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館舍前身為日治時期「日本郵船─基隆出張所」,由「日本郵船株式會社」興建,該工程由總督府民政部土木局的森山松之助技師和井手薰技師所設計,於大正2年(1913年)11月開工,大正4年5月4日(1915年)落成,總共花費約十萬餘日圓。 二戰末期,基隆港區曾遭受盟軍嚴重轟炸,「日本郵船─基隆出張所」的屋頂與圓塔也受損。二戰後,由招商局接收成為招商局基隆分局,並予以整修,民國35年(1946年) 2月進行第一次大規模整修,拆除了二次大戰時被炸毀的圓塔部份結構,並重新翻修屋頂。民國40年(1951年) 9月15日,屋頂因火災燒燬而改建。民國57年(1968年)將大門由臨街面改為臨港面。民國61年(1972年) 12月,陽明海運公司成立,改成為陽明基隆分公司辦公室。民國63年(1974年) 北部大地震後將屋頂拆除,改建三樓。民國67年(1978年)以輕鋼架翻修為四批水鐵皮屋頂。民國84年(1995年)招商局併入陽明海運公司,資產由陽明海運公司概括承受。 民國93年(2004年),陽明海運公司將原本為其基隆分公司的本建物,修繕並命名為「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並於同年12月28日開館啟用,期望透過各種文化、藝術、教育、特展及活動等多元方式,永續推動海洋文化教育工作。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