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公司寮港

公司寮港位於後龍溪南岸,其名稱歷經荷蘭時代的「新港」、清朝的「後壟港」和「噍荖叭港」,以及日治時期的「公司寮港」,現今當地人多以「公司寮港」或「龍港漁港」併稱之。此港為早期後龍地區貨物通商往來的重要河口港,其開港時間約莫於清末,因對岸溪州港的沒落而興起,日治時期至戰後初期為公司寮港最繁榮的時期,明治30(1897)年,日本人指定此港為特別輸出入港,搭配大正11(1922)年通車的海線車站「公司寮驛」之運輸功能,與福建沿岸的通商口岸貿易頻繁,港口旁商行林立,人潮密集,夜時燈火通明,「寮港歸舟」的景象還被列為昔日苗栗勝景之一。

公司寮港的名稱由來,起初僅是近海幾戶人家討海為生之處,每至傍晚收網後為免去搬運漁網的人力耗費,因此大家就地搭寮放置漁網,工寮為大家所共有,因而稱之為公司寮,並沿用至今。全盛時期,可見由唐山進口的貨物如福衫、銀紙、布織品、粗碗等,水運出口的則有油水、砂糖、番仔火等貨物。港口的船筏數量和搬運貨物的苦力情景曾盛極一時,也曾短暫封港,而後又因新竹州試驗船發現近海漁產豐富而再開港。今日則因泥沙淤積日益嚴重而隨之沒落。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