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傳統炭焙。茶葉放置於竹製的焙籠中以木炭焙火,增加茶葉特殊風味,隨著機器設備的進步,茶葉傳統炭焙已經逐漸消失被電焙機所取代。
傳統炭焙,是經木炭產生遠紅外線,穿透性高及深入茶葉內部,可增加茶葉特殊風味,然而需要豐富經驗及較高技術的門檻,焙火時間長、溫度不易控制需要經常靠人力翻動,且燃燒木炭可能造成空氣汙染及對製茶人員造成職業傷害。
茶葉焙火的目的主要為去除茶葉水分使之保持乾燥、改善茶葉中不良的風味如菁味或陳味、經由梅納反應及焦糖化反應賦予茶葉焙火風味等。《茶經》中曾談到唐代烘焙茶葉的工具叫「育」,「以木製之,以竹編之,以紙糊之」。焙茶時,將「育」放於木板架上,將茶放在中間的隔板上,下面一層即放貯火器「貯糠煨火,烘烤潮氣」。焙茶必用文火煨,使茶餅常溫,這樣水分逐漸蒸發而茶葉的色、香、味俱在。
基本資訊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其他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