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縱貫鐵路(海線)─追分車站

鐵路西部縱貫線中段的海線,從竹南經大甲至彰化,於大正8年(1919)建造,至大正11年(1922)完工。追分車站即落成於大正11年(1922),站名源於日文「おいわけ」(oiwake)漢字,意即分歧處,因其恰為鐵路山線與海線的交會點,也是海線的最南站。 追分車站屬木構的車站建築,大部分都保留了原木色澤,站方正上方開了一扇牛眼窗,是海線早期站房的特色。近來鐵路站名配對成風氣,且以方圓兩公里的追分、大肚、成功三站配起來最有趣。從「追分」坐到「成功」站,象徵金榜題名的「追分成功」,也是「追婚成功」;和大肚站結合則是代表早生貴子的「大肚成功」。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中市
    大肚區
    王田村追分街13 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文資字第09101154501號
    2002-11-26 00:00:00.0
  •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種類
    種類代碼
    A7


    種類名稱
    車站


  • 現狀
    民國92(2003)年完成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 外觀特徵
    一、木構架簷廊:站體外圍以木柱與木構件組成簷廊圍繞,為海線車站的特色之一。追分車站的簷廊環繞全站體,只有入口左側立面沒有屋簷圍繞,簷廊的主要功能為遮雨,但其環繞的效果卻增加了站體的美觀。 二、破風形式:追分站的平面呈T字型式,站務室為配合平面,在立面上採取破風樣式設計,大型的站務室,除了空間內部功能的使用外,最主要的是利用破風樣式做為由鐵路方向觀察車站的指標。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注意白蟻防治。
  • 使用情形
    原功能使用,追分車站站場不小,今日山線成功至彰化,海線追分至彰化,成追線成功至追分,恰好圍成一個三角線。而成追線火車班次雖少,但近幾年卻因為「追分成功」的吉祥車票大賣,而名躁一時。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中華民國
    建築所有人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追分車站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中市西區市府路41巷19號
  • 主管機關單位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290280
  • 主管機關名稱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室內特徵
    一、線形三段式的平面:追分車站座東南朝西北,室內空間候車室、站務室、信號室三者由左至右依序排列,候車室至月臺以欄杆圍繞,並根據車站的功能性質區分出三段式(待合段、站務段、服務段)的空間佈局。 二、親切的立面尺度:整體車站周邊呈倒T型配置,追分車站位於焦點的中央,附屬建築沿鐵道呈線形分佈,主要為廣場、空地及車站的服務空間,整體尺度合宜親切。由外至內入口、候車室、月臺三者相互串聯,形成連續空間,由入口進入車站沒有任何障礙。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具其他古蹟價值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臺中市
    大肚區
    追分段
    378
  • 緯度
    24.1205838670909
  • 經度
    120.570134589471
  • 法令依據
    <<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5、6款
  • 指定(登錄)理由
    具保存價值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