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光復鄉大豐村古厝(穎川堂)

堂號「穎川堂」古厝興建於大正10年(1921),為鍾家第16代祖先鍾阿宗從頭份攜眷遷居至此後,延請唐山起厝師傅所建的三合院大厝,2年後完成,為傳統客家式建築,紅色台灣瓦頂,簡潔的飛簷及西施脊,堂中雕樑畫棟,均出於名師手藝。雖建築受盡颱風、地震等天然侵襲剝損,仍不減當年風光,是一棟見證後山拓墾歷史的建築。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花蓮縣
    光復鄉
    大豐村9 鄰267 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文推字第09105800790 號
    2002-09-23 15:07:51.0
    變更/修正
    府文資字第1010020314A號
    2012-02-04 15:29:16.1
  • 種類
    種類代碼
    A3


    種類名稱
    宅第


  • 現狀
    建築坐北朝南,位居於富源山腳下,雖建築受盡颱風、地震等天然侵襲剝損,仍不減當年風光。
  • 外觀特徵
    起造時為客家式三合院大厝。目前僅存中堂與左右廂房,屋頂已更換為鐵皮。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1、可列為古蹟予以保存 2、屋頂恢復舊貌,及整修朽損處,當更具特色。 3、木造樑柱及牆壁略有腐蝕應予整修。
  • 使用情形
    鍾家族人居住。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鍾OO
    土地所有人
    鍾OO
    土地所有人
    鍾OO
    土地所有人
    鍾OOO
    土地所有人
    鍾OO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花蓮縣花蓮市文復路6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3-8227121-316
  • 主管機關名稱
    花蓮縣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花蓮縣政府
  • 室內特徵
    雖然屋頂已改為仿瓦式鐵皮,不過簡潔的飛簷與西施脊,堂中雕樑畫棟,和充滿忠孝節義歷史故事的屋簷,這些都是出自名師之手。古厝使用自製的黃磚及泥磚,屋樑與柱子也是當時鍾家壯丁上山砍伐的檜木及茄冬樹製作而成。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花蓮縣
    光復鄉
    富豐段
    0168
  • 緯度
    23.5906164333334
  • 經度
    121.380183161562
  •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二十七條之一暨歷史建築登錄及輔助辦法第七條。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花蓮縣歷史建築光復鄉大豐村古厝(穎川堂)修復與再利用計畫
  • 指定(登錄)理由
    本縣古厝並不多見,就其外觀和內部結構大致保持完整,鄉村地區更難得有此維護良好且深具意義的百年古厝,應列為歷史建築。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