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安坑孝女廖氏嬌紀念碑

臺灣在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進入日治時期後,開始鼓勵臺灣婦女解放纏足、並於明治三十年(1897年)招募女子教育,由此時期開始,臺灣各地公學校創立,並准許女子就讀,另一方面,旌表制度在臺灣亦依循日本規章,表揚孝行可風或認真事業者。廖氏嬌因就讀於安坑公學校,又因孝行感動地方,於大正四年(1917年)獲表孝女。 廖氏嬌(1903年~1917年)為安坑人,家中有祖母及雙眼失明的父母,並有兩位幼弟,所以廖氏嬌平時除了要照顧父母親外,放學後還要去撿拾柴枝、假日帶著父親到集市替人算命,維持家用,即便如此,廖氏嬌仍勤於學業,成績名列前茅,孝行受到地方肯定,於大正四年(1915年)獲總督府評定為孝女,而後大正六年(1917年)2月11日因放學途中在山上撿拾柴枝被大樹壓傷,2月15日病情加劇,不幸離世,16日出葬,得年十五歲。 同年,廖氏嬌生前國小同學為感念昔日情誼及其孝行,於母校安坑公學校設置廖氏嬌紀念碑。 原孝女碑置於安坑國小側門一隅,民國六十年(1971年)由時任校長重新立於兩棟教學樓及日式舊宿舍右方,後又遷移至學校圍牆外,但因安坑國小後方住宅興建,在開挖時將孝女碑掩埋,直至民國八十八年(1999年)才被發現,並於民國九十一年(2002年)重新立於國小操場一隅,亦公告為縣定古蹟,用八根石柱圈起以保護古蹟。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新北市
    新店區
    安忠路36 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北府文資字第0910002080號
    2002-04-08 17:53:12.0
  •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種類
    種類代碼
    A9


    種類名稱
    碑碣


  • 現狀
    石碑本體保存尚完整,頂端尖錐處背面部分有破壞情況,又因重新立碑時將部分碑體埋於基座中,故現在所見較原有長度為短。
  • 外觀特徵
    安坑孝女碑為圓錐柱體,石碑頂端為斜度平緩的尖錐狀,柱體直徑由上到下放大,正面刻有「特賜褒獻 孝女廖氏嬌紀念碑」,背面刻字之年代字樣因受破壞不存,僅餘有「○○六年二月十五日 安坑公學校同窗會建」。 資料來源:臺北縣縣定古蹟安坑孝女廖氏嬌紀念碑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碑體本身為一體成形之石材構成,雖需進行石材表面之清潔,但仍需考慮材質本身若經長期多次清潔工作,容易造成破壞之可能,故建議不進行常態性古蹟本體清潔工作,而對於周邊環境作定期清掃及排水疏通等工作,維持此區域的良好觀瞻。 資料來源:臺北縣縣定古蹟安坑孝女廖氏嬌紀念碑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
  • 使用情形
    置於校園內展示,並以石柱圍起作為保護。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新北市新店區安坑國民小學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一段161號28樓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2)29603456
  • 主管機關名稱
    新北市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新北市政府
  • 室內特徵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新北市
    新店區
    安德段
    877地號
  • 緯度
    24.9615296041436
  • 經度
    121.513525411517
  • 法令依據
    <<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民國九十五年一月十二日發布)第2條第1項第1、2、4款
  • 指定(登錄)理由
    1.此碑之歷史價值對新店地區的地方歷史發展上,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廖嬌之孝行事蹟,在世風日下之今日,特顯其教育價值。 2.該碑原立於「安坑公學校」校園內,其石枋、雕工均佳。 3.具有稀罕性。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