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祭祀公業張琯溪公宗祠

「祭祀公業張琯溪公宗祠」位於南投縣南投市大同街15號。張姓在南投市有三大派下組織:琯溪派下或稱小溪派,來自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縣琯溪鎮,南坑派下來自南靖縣南坑,大宗派下則來自大陸各地包括小溪南坑,三大派下各置有產業,大宗派因未興建宗祠,故神主「張良公」神位暫借祀在「琯溪宗祠」。創建於清道光緒29年(1849);於清光緒6年(1880)重修;日治明治30年至32年(1897-1899),日軍徵用該宗祠為「南投陸軍分遣隊」的兵舍;日治明治四十四年(西元1911年)遭颱風吹毀,同年琯溪派下子孫集聚族人協議由祭祀公業撥款,遷建宗祠於現址,即昔日的南投堡包尾庄。該年9月興工,日治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10月竣工。「祭祀公業張琯溪公宗祠」採兩進一護龍之四合院格局,門廳為三開間,左右各有廂廊,廂廊與護龍間以過水廊連接,龍虎兩側護龍為三開間。大木架構之構件間縫距離保持一定之韻律,顯示原設計匠師具有良好傳統漢式大木作落篙水準。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南投縣
    南投市
    平和里南陽路196 巷20 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授文資字第09100230540 號
    2002-01-29 15:07:27.0
  • 種類
    種類代碼
    A1


    種類名稱
    祠堂


  • 現狀
    1.最近一次修復,民國94年(2005)委託毅國營造有限公司進行修復工程。 2.目前由祭祀公業張琯溪管理委員會進行管理維護。。
  • 外觀特徵
    1.大木架構之構件間縫距離保持一定之韻律,顯示原設計匠師具有良好落篙水準。 2.整體左右護龍正面山牆以水泥粉刷幾何裝飾,實屬精美,並有「琯」、「溪」二字置於兩側。 3.建築形式兼具清朝與日治兩時間。整體配置為傳統閩南式合院。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屋頂防水,消防安全及木構建物防腐、防蟻蛀。
  • 使用情形
    為張姓族人祭祀等用,目前由祭祀公業張琯溪管理委員會管理維護。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祭OOOOOOOOO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南投縣南投市建國路135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資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9-2231191#409
  • 主管機關名稱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南投縣政府
  • 室內特徵
    1.建築為磚木構造,兩進式合院格局,規模宏偉。 2.穿斗架構雕樑畫棟,屬於三通五瓜架構等工法,屬南投地區漳州常見用法,其餘地區實屬罕見。 3.護龍外觀則以日治時期流行的洗石子裝飾。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南投縣
    南投市
    包尾段
    792-1
    2
    南投縣
    南投市
    包尾段
    792-3
    3
    南投縣
    南投市
    包尾段
    792-7
    4
    南投縣
    南投市
    包尾段
    792-9
  • 緯度
    23.9139598098972
  • 經度
    120.688107534175
  •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7條之暨歷史建築登錄輔助辦法第7條。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提供
  • 指定(登錄)理由
    具備歷史文化意義,創建久遠。
  • 開放時間
    上午8:00至下午5:00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