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幹線灌區主要水源引自濁水溪,雲林水利會於濁水溪南岸設三處進水口, 此設施為「濁幹線林內二號進水口設施」,建築物興建於大正九年(1920),位於彰雲大橋下游左岸約2.5五公里處,該水門原有設施為入口上、中、下層各十孔,出口一層十孔,取水閘門前段設有十門電動攔污柵及電動水門,後段設有電動制水門十門,進水口閘門底標高83公尺,並設有排砂門四門36公尺寬,排砂門底標高81.68公尺,本進水口最大取水量54CMS,排洪能力800cms,並備有20kw發電機乙部,以備斷電時配用。
2001年集集共同引水工程開始運作,林內分水工為兼具灌溉,發電及工業用水多目標功能之分水工。經集集攔河堰取水後,即由南岸聯絡渠道輸水至下游,於濁幹線林內二號進水口處設置八角形分水工進行分水,以供應下游不同標的之用水。分水工之水源除了由南岸聯絡渠道供水外,同時也從濁幹線林內二號進水口取水供應。林內分水工及相關配合改善之沉砂池工程完成,能穩定取水,分水並兼具其沉砂之功能,提高各標的用水之使用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