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彰化縣竹塘鄉長安村、永安村一帶古名「九塊厝」,相傳最早搬入此地居民共有九戶人家因而得名(另有一說為九棟房子),此地居民多為詹姓。此地原名深坑底,因周圍地勢較高中間較低,濁水溪流域經過後使此地滿布水塘,適合人居。九塊厝之名在道光年間後才出現,此地區在清康熙55年(1716)隸屬二林社,康熙60年(1721)改名二林堡,一直到明治39年(1920),因村莊人數越來越多因而設立九塊厝庒。 九塊厝居民多以務農為生,但此地多有水患,自大正年間(約1924年後)於濁水溪沿岸建立堤防,卻也迫使原本居於深坑地的居民必須遷離至周為地勢較高之區域,這些居民也把九塊厝之名給搬遷過來。九塊厝發展時程較早,使此地在清末日治初期成為周邊區域之行政中心。庄內古厝保有濃厚清末風格,並加上日治時期日式、巴洛克式建築風格的混合,使九塊厝的民居極有特色,包含建築構造、彩繪、玻璃等均為古法結構,具有高度觀賞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