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875年契尾

本文書為光緒15年(1889)臺灣布政使司發給雲林縣廖三都的土地清丈單據。內容明載土地位於布嶼堡義崙庄(今雲林縣二崙鄉),土地性質為園,面積為1.6740甲。該丈單的出現,源於光緒14年(1888)開始,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為積極建設臺灣,亟需擴大財政資源,讓臺灣設省後所需之財政能自給自足,他認為可以從解決臺灣農村存在大量未曾呈報陞科納稅的「隱田」開始著手。亦即如果能夠整頓農村的私有地權結構,強迫田主登記產權,必可增加大量稅賦。因為許多田主雖然掌握大片田園產權,享受巨額租穀(小租)收入,卻始終能逃避課稅。為此劉銘傳奏准「量丈田畝、清查賦稅」以增加稅收,並藉以建立土地制度之基礎。他於臺北與臺灣兩府設置清賦總局,下令清查全臺私有田園面積,並要求田主出面登記產權,繳納地稅,先後歷時六年之久。清丈田賦後田畝增加四百多萬畝,田賦徵收九十七萬兩,比原先多出五十七萬兩。 具體的清賦步驟依序為編製保甲、清丈、改賦以及發給丈單。丈單即土地所有權狀,也做為收糧的依據。以後依此例,在土地墾熟後,墾戶派供書清丈土地,給予佃戶私丈單據,以確定佃戶所應繳交的租穀數。丈單內容大致是地目位置、收執人、年月和臺灣布政使司關防等。一份給田主,一份官府存根被,有字號及騎縫章,可供合兜核對。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楊朝傑
  • 創作者
    楊朝傑收藏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875/07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文件
  • 時間分期
    清朝光緒年間/臺灣的清領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