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華崙里泰安宮

泰安宮依照大正12年(1923)的《寺廟台帳》來看,其創建於乾隆年間,而以泰安宮媽祖廟為中心,有所謂十四庄聯庄組織出現(十四庄分別是:柳子溝、過溝仔、塗仔崙、挖仔、崙仔腳、代馬、詹厝、港尾、打銅庄、紅瓦庄、竹頭仔、外四塊厝、西勢厝、塗仔厝),所以當地人又稱其為「十四庄媽」。 而此聯庄組織建立的目的,與當地的族群分布以及社會治安有關。族群分布是來自於清代時期「大姓欺小姓」的現象,因為緊鄰這十四庄的都是大姓,所以必須聯合自保。治安部分,清領時代的政府無法有效管理地方治安,所以民間只好自組自衛隊來防禦土匪的侵擾。而泰安宮就是在此背景下,透過這個十四庄媽祖會而建立的。 但此祭祀圈到了近代已經不再明顯,主因是光緒24年(1898)發生了戊戌大水災,將過去緊密的祭祀連結給打散,有的村庄遭到沖毀,有的則是因為舊濁水溪的南移而產生地理阻隔。除此之外,當社會漸漸趨於穩定,過去的聯庄組織也不再被重視,其連結性也開始減弱,祭祀圈範圍也因此縮小或消失。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彰化縣二林鎮彰化縣二林鎮華崙里光復路72號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947136
  • 所在地-經度
    120.447711
  • 是否開放
  • 所在地-名稱
    華崙里泰安宮
  • 參考資料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泰安宮,網址:http://crgis.rchss.sinica.edu.tw/temples/ChanghuaCounty/erlin/0720020-TAG 網路拜拜,網址:http://baibai.com.tw/view-temple.asp?com_ser=12587 黃芬蘭,〈老街與地方空間變遷之研究–以溪湖中街為例〉(嘉義縣: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1895~1945)/清領時期 (1683~1895)/戰後時期 (1945~)
  • 撰寫者
    陳玄博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947136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447711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彰化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二林鎮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華崙里光復路72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