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彰化市中山國小北棟教室

彰化市中山國民小學創立於明治30年(西元1897年)。當時日本總督於彰化孔廟設立彰化縣唯一「國語(日語)傳習所」,是為彰化市中山國小之創始。學校初期並無校舍,均借用彰化市孔廟廂房上課。明治31年(西元1898年),日本總督廢止「國語傅習所」改設「彰化公學校」,學校學制及修業内容初步具有一定規模。 大正4年(西元1915年),因原有校舍不敷使用,乃於現今之「彰化高級女子中學」校地集資興建教室而有屬於學校自身之校舍。大正8年(西元1919年)校名改為彰化第一公學校。這一時間學校隨著市區教育人口增加及高等教育之需求,陸續分出許多學校,包括彰化女子公學校(現今民生國小)、彰化小學校(現今彰化高中;當時為純日人就讀之小學)、花壇公學校(現今花壇國小)、南郭公學校(現今年南郭國小)等。大正10年(西元1921年),學校奉令將校舍讓給新成立的彰化高等女學校(現今彰化女子高級中學)使用。而遷至八卦山麓旁(即現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二段678號)。初期僅有西面一排磚造平房,其餘皆木造教室。昭和4年(西元1929年),新建禮堂一棟。昭和13年(西元1938年),因校舍不敷使用,經地方仕紳與關心教育之有識之士,多方奔走請命,總督府才撥款興建如今之北棟教室,是為本建築之由來。根據彰化市中山國小校史記載,北棟教室完工於昭和14年(西元1939年),目前坐落在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二段678號。 昭和16年(西元1941年),學校易名為「彰化楠國民學校」。二戰後,民國35年(西元1946年),學校改名「彰化市中山國民學校」,隨著整體環境及教育人口不斷增加變遷,民國38年(西元1949年)改建南側木造平房為二樓鋼筋混凝土教室。民國48年(西元1959年)及民國57年(西元1968年)學校再次於舊禮堂後方及學校大門東側分別新建二樓及三樓鋼筋混凝土造教室。而民國48年(西元1959年)八七水災,也造成學校文獻資料嚴重破壞,重要的文史資料大部分毀於本次災害。民國57年(西元1968年),配合新學制再度改名「彰化縣彰化市中山國民小學」,延用至今。民國86年(西元1997年)學校拆除南側二樓教室改建體育館,並於東南側新建四樓鋼筋混凝土教室。 民國88年(西元1999年)九二一地震後,舊禮堂拆除新建五樓新教室,於民國91年(西元2002年)落成。而災後,北棟教室申請教室拆除重建。拆除重建該棟教室之訊息經媒體報導後,引起社會大眾廣泛注意,由彰化縣文化局於民國89年(西元2000年)12月8日組成臨時鑑定小組。經會勘後,學者專家普遍認為該棟教室,營造技術及造型值得肯定,具稀有性的保存價值,若能積極保存與維護,應具有鄉土文化及保護校園文化資產的指標意義。故於民國90年(西元2001年)經彰化縣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由於歷經多次增改建關係,已較難感受到學校初建時之景觀意象。而在這其中;北棟教室的存在是為這個百年學校所留下的重要回憶。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彰化縣
    彰化市
    中山路二段678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90彰府文史字第0082866號
    2001-07-10 15:23:53.662
    指定/登錄
    90彰府文資字第0209025號
    2001-12-13 10:46:48.0
    補正公告
  • 種類
    種類代碼
    A24


    種類名稱
    學校


  • 現狀
    彰化市中山國小北棟教室於民國90年(西元2001年)登錄為歷史建築,建築物現狀為九二一地震震損後,於民國93年(西元2004年)竣工之狀態,目前建築物狀況良好,並由彰化市中山國小進行管理與維護,目前一樓是行政辦公室及教室,二樓規劃為中山國小校史館。
  • 外觀特徵
    彰化市中山國小北棟教室建造年代約在昭和13年至昭和14年(西元1938年至西元1939年)年間,為一棟二層樓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結構,中間樓梯上方山牆設有時鐘。教室立面為簡樸的幾何線的風格,在教室前方走廊外側設有洗手臺,北棟教室一樓玄關入口設有雨庇,強化建築物玄關入口的位置。北棟教室外觀為連續拱圈的造型,玄關入口設有樓梯通往二樓,此棟校舍採用左右對稱的形式,中央的入門設置門廳,左右兩端另設有入口。 北棟教室建築型態接近日治時期的「現代式」建築型態,值得注意的是,本時期面磚已大量使用在主要公共建物上,同時深色與淺色面磚也正轉換流行中,北棟教室未能使用面磚材料,應與其建築重要性及經費預算有關。再從大時代來看,此時各地公共建設支出增加,各地學校也開始建設,加以二次大戰即將開始,日本在中國東北其它地方軍事衝突日益升高,物資已漸行缺乏情況下,自然以最經濟方式,捨棄繁複的後期文藝復興建築樣式,而改以造型簡潔的現代式建築形態取代之。 屋頂形式東西兩側並不對稱,西側屬於四落水形式,東側為二落水屋頂形式,東側二落水屋頂形式,與預留教室增建之施工考量有關。屋頂面採鋪設灰黑色、平光面文化瓦,配合四處大小鬼瓦留設,屋頂面出挑四側牆面約1公尺深度,下方出挑部份以封簷板及屋簷板包覆,除具有保護牆面減少雨淋破壞效果外,外觀更能加強立面造型之深度與變化。 時鐘山牆位於北棟教室中間樓梯上方,外觀分為基座及時鐘兩部份,時鐘造型為外圓內八角造型,材料則為內襯磚材,外部洗石子建材。外觀洗石子已因長期酸雨風化等破壞而使紋路模糊,現況鐘面為慶祝百週年校慶時皇筑飯店所贈,為原川廊入口上方之裝飾物,時鐘面確係後來加建。 北棟教室為八吋厚(1B)牆壁的設計,使建築物顯得非常的厚實,內外磚構壁體本身就扮演著承重之結構系統,而一般加強磚造承重牆壁體開窗面較小,北棟教室由於立面採光需求,採用大面開窗之形式,在結構上已於開窗面上下以鋼筋混凝土過樑加以補強,外牆壁面採粒料漆(陶瓷漆)裝修。北棟教室二樓走廊外側設有女兒牆,為連拱造型之磚構造系統,於上層施作不銹鋼欄杆,廊道及室外地坪大部份以水泥粉光地坪為主。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1.建議管理單位定期於風災震災後進行巡視,若有重大破壞或改變應立即通報主管機關。 2.整體管理情況佳,敬請管理單位持續維持。 3.有部分樹冠遮蔽屋頂或靠近建物本體,為避免後續排水道阻塞或植生攀附,建議進行修枝。 4.管理單位預計進行門扇修繕工程,目前正在等待工程團隊排定日程,未來修繕之時,建議管理單位注意工程狀況,避免發生損及文化資產價值之情事。
  • 使用情形
    彰化市中山國小北棟教室利用原有空間規劃六間教室作為校史館使用及一間退休老師休息室,其餘皆維持原使用功能作為一般教室使用。於每週三下午開放校史館參觀(需先事先向管理單位申請),除二樓校史館開放參觀外,其餘為學生上課教室使用,不對外開放,學校校外教學及機關團體可向管理單位申請或以電話預約導覽時間。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彰化縣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卦山路3號
  • 主管機關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7292201
  • 主管機關名稱
    彰化縣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 室內特徵
    彰化市中山國小北棟教室裝修材料特色,反映當時工程材料技術及生活習性,以現代技術來看,早期建築所使用之木門窗料,完全以榫接方式接合,已成為一項特色,但在鋁門窗發展使用前,其實是通用的建築形式與技術而已,而因為長期使用,留下因門窗滑槽滑輪門鎖更換所留下之凹洞,反而成為時間在門窗裝修上所留下最珍貴之印記;玻璃是另一項記錄生活軌跡的材料,尤其玻璃刻有「中山」二字,二戰後初期玻璃昂貴,為避免遭竊而刻上校名,相當特殊;此外,天花板、天溝落水管等材料,亦反映當時裝修材料特色。 北棟教室教在室內天花板裝修中,於二樓頂板配置有天花板,走廊通道仍為鋼筋混凝土樓板。天花板的做法是將懸吊角材固定在下層木椽上,吊起下方格子狀天花隔柵,再封上麗光合板。樓梯上方天花板則具變化性,部份天花隔柵造型為簡單幾何造型圖案,與教室內部規則之長方形圖案不同。在先前的修復過程中,將屋架半解體之後,並未發現日治時代上樑後留存之「棟札」,無法更進一步得知設計者與施工者。 北棟教室內牆為承重牆結構系統,磚牆以灰泥作為裝修層,材料底面材為紅磚結構體。在門窗部分,北棟教室前後各有一扇對開橫扭式木門,木門利用上下凹凸及下方滑輪銅條軌及門下滑車作用移動。門框刻有凹槽,門扇分上下二段,下段木作腰板垂直三等分裝飾,上段井字型窗櫺分割玻璃窗,門下地板抬高脫開磨石子臺階,以防受潮。教室兩旁均是開口較大的窗戶,兼具通風與採光,開口部上裝設的窗作與門作類似,分為正背立面窗作與樓梯面窗作二種。正背立面共有四處開口部,形成前後對稱形式,各扇窗作做法相同,分為上下二段,上段作為通氣孔使用。教室內部設有通氣孔,目的是在於讓教室內部空氣有較好的空氣對流,通氣孔處設有鑄鐵格柵,以避免貓狗等動物或異物自通氣孔侵入,而破壞教室內部空間。北棟教室除教室內現已改為磨石子面磚,除二樓展示空間的教室為櫸木地板。 北棟教室講臺、黑板含木平臺皆為木作,位於教室前方(東向),黑板下方為木平臺,許多教室目前已將木平臺移作它用,黑板使用率尚高,黑板上方原應有表框「忠」及「誠」字校訓。佈告欄位於教室後方(西向)為原有木料本色,原班級內設有講桌,現已無保留。 民國88年(西元1999年)九二一地震,北棟教室受損,民國90年(西元2001年)登錄為歷史建築,經修護後,目前一樓是行政辦公室及教室,二樓規劃為中山國小校史館,展覽學校百年校史的文獻史料。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彰化縣
    彰化市
    中山段
    0109-0000
  • 緯度
    24.0820258446854
  • 經度
    120.547318465197
  •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7條之1暨<<歷史建築登錄及輔助辦法>>第7條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葉水龍主持,《彰化縣歷史建築彰化市中山國民小學北棟教室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暨施工紀錄》,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05,P.1-2~P.1-3。
  • 指定(登錄)理由
    本棟教室建於30年代,為現代建築運動的啟蒙,其連拱形立面為羅馬圓拱式走廊,屋頂為雙斜式文化瓦屋頂,尤以正立面入口三開間造形,配合兩翼連棟校舍,在彰化縣境內校園建築類型,屬少見的特例之一,就建築形式而言,實具有建築史上之意義,並具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除此之外,該校舍為中山國小目前僅存之舊校舍; 就臺灣建築史的學校建築而言,具有時代的特殊意義;若就彰化市的人文發展來看,此校舍是眾多年長校友的重要歷史記憶,這對地方教育史而言,是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綜此,本建築應值得登錄為歷史建築。
  • 開放時間
    每週三下午僅開放校史館參觀(需先事先向管理單位申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