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北港溪鐵橋

北港溪鐵橋跨雲林縣及嘉義縣,又名「復興鐵橋」,在台糖公司稱為「北港溪11 號橋」。興建於明治42 年(1909),全長878.63 公尺,RC 排架76 座,工字樑組合鋼74 孔,下承式鋼樑板2 孔,弓形彎曲鐵道橋樑,為目前糖鐵五分仔小火車鐵橋最長的橋樑,極為稀有。 北港溪鐵橋隸屬台糖嘉北線(嘉義-北港),始於明治44 年(1911),採收期間搬運原料甘蔗,平時運肥料與工廠副產品,後來連接縱貫線負起托運農品、生活用品等任務,扮演重要運輸孔道的角色,至民國87 年(1998)全面停駛。 北港溪鐵橋在大正6 年(1917)到民國71 年(1982)間曾做為客運使用,鐵橋成為北港溪兩岸居民往返北港、新港必經之地,長期以來形成當地重要的集體記憶所在,並隨著北港、新港媽祖信仰十分鼎盛,成為進香旅客的必經路線,北港溪鐵橋亦成為媽祖信仰與進香文化中重要的歷史據點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雲林縣
    北港鎮
    北港鎮與新港鄉交界處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九十府文展字第9032003821 號
    2001-10-31 17:22:48.0
  • 種類
    種類代碼
    A15


    種類名稱
    橋樑


  • 現狀
    目前部分排架樑柱混凝土龜裂或鋼筋外露,造成排架倒塌斷裂,已無法供火車通行。
  • 外觀特徵
    北港溪鐵橋跨雲林縣及嘉義縣,又名「復興鐵橋」,在台糖公司稱為「北港溪11 號橋」,興建於明治42 年(1909),全長878.63 公尺,RC 排架76 座,工字樑組合鋼74 孔,下承式鋼樑板2 孔,弓形彎曲鐵道橋樑,為目前糖鐵五分仔小火車鐵橋最長的橋樑。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進行修護時應加強橋墩安全加固處理,並作適當之再利用計畫,平時亦應定期維護。五分仔鐵道保存不拆除,規劃實施行駛五分仔火車,成為宗教、產業、教育、文化休閒之多元文化空間,並尊重社區居民之公共參與,始能真正達到活化再利用。保存不拆除,規劃實施為人行觀光步橋,與即將興建的北港觀光吊橋,及新港奉天宮之宗教觀光區,互相呼應形成動線。
  • 使用情形
    目前為廢棄不使用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嘉義縣政府
    建築所有人
    嘉義縣政府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雲林縣斗六市大學路三段310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處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5-5523218
  • 主管機關名稱
    雲林縣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雲林縣政府
  • 室內特徵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 緯度
    23.5722510868298
  • 經度
    120.305226098846
  • 法令依據
    符合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二十七條之一暨歷史建築登錄及輔助辦法第七條。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雲林縣有形文化資產維護管理推動計畫第二階段 - 有形文化資產巡查紀錄表
  • 指定(登錄)理由
    北港溪鐵橋為早期台糖運輸要道,且行經乾隆十五年北港溪氾濫,把笨橋分為南、北之處,溪之南岸地底仍埋藏大量笨港街道遺址,站在橋上可盡覽北港溪曲地形之變遷,深具地理、歷史、教育觀光之特質。
  • 開放時間
    因河床劇烈沖刷,導致部分橋墩基樁嚴重裸露、扭曲變形,目前也暫時封閉。旁邊以充滿現代感的鐵灰色鋼構興建長113公尺的新橋,因舊址建新橋,稱為女兒橋。橋上有大小不一的玻璃圓孔,可以一覽舊鐵道與北港溪。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