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石碑村朝安宮

朝安宮是石碑村民的信仰中心,其祭祀主神為蕭府千歲,陪祀神明有刑府千歲和雷府千歲。相傳這三尊神祇是在清領時期,先民為了庇佑安康,由中國福建省普江縣錢江鄉恭請來台的。而因為當時村民普遍貧窮,所以廟宇最初是以竹管跟泥土製作成而的小祠堂。廟宇正式建成要到1967年,因為此時民眾的經濟狀態有所改善,所以就在施峻謀及當時村長施榮春二人共同發起下,透過信眾的踴躍捐獻正式建成一座磚造廟堂,並命名為朝安宮。而今日的廟宇樣貌,則是到了2001年時整建後的成果。 因為鄰近東螺溪(舊濁水溪),所以無論石碑村還是朝安宮的蕭府千歲,都與「水」有密切關聯。相傳石碑村的名字由來是先民利用石頭砌成攔水壩來灌溉田地,而攔水壩上方有一座石碑,所以村子被稱為「石碑腳」,「石碑」之名由此而來。而信仰部分,在光緒24年(1898)戊戌大水災時,傳說石碑村的蕭府千歲曾經顯靈,使出「犁頭符」讓崩溪停止化解災難。從上述的傳說可以看出,當地河川與人民的關係十分緊密。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彰化縣埔鹽鄉埔鹽鄉石埤村2鄰番金路86號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989385
  • 所在地-經度
    120.420706
  • 是否開放
  • 所在地-名稱
    石碑村朝安宮
  • 參考資料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朝安宮,網址:http://crgis.rchss.sinica.edu.tw/temples/ChanghuaCounty/puyan/0714017-ZAG 彰化縣埔鹽鎮公所:石埤社區,網址:https://www.puyan.gov.tw/form/Details.aspx?Parser=2,4,38,,,,100 張素玢,《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新北市:衛城出版,2014。
  • 資料來源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1895~1945)/清領時期 (1683~1895)/戰後時期 (1945~)
  • 撰寫者
    陳玄博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989385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420706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彰化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埔鹽鄉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石埤村2鄰番金路86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