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震福宮(雷神廟)

震福宮所祭拜的雷神大帝,相傳是在光緒24年(1898)戊戌水災時漂流到溪湖鎮,由信士楊代撈起在大突里的家中供俸。據傳雷神大帝的神尊有著黑色的臉、金色鳥嘴,並坐在椅子手拿雷公槌,看起來相當莊嚴。大正7年(1918)楊家遷至竹頭仔,重雕神像以供俸,因為很靈驗所以信眾也開始增加。後來,楊代之子楊博將原神尊從大突里請至竹頭仔庄的楊宅供奉。 到竹頭仔後,開始每年選舉爐主,爐主會將雷神大帝請回家中廳堂。但因為變換駐駕頻繁,這對於信眾來說十分不便。因而由巫釧榮、楊儒吉等人協調討論,鎮民代表楊鴻源與縣議員黃瑞珠夫婦等向縣政府申請補助經費,加上眾多信徒的集資,最後終於完成了建宮大願。經由地理師陳文魁的命名,取名為「震福宮」,「震」所意涵的就是雷神大帝,「福」則是指福德正神。 2004年農曆正二月十六日為破土大典,農曆五月十三日上樑,新雕金尊二尺二寸雷神大帝為鎮殿師尊,而楊宅所供奉的原神尊,在建宮後回本宮鎮殿,老神尊則供庄民結婚喜慶時可帶回家中供俸。震福宮在雷神大帝誕辰(以其漂流至溪湖開始計算)時,會製作「神雷金斧」,為了尋找製作金斧的材料,廟方會去南投找被雷劈下的木頭。這種被雷劈下的木材稱為「雷公柴」,用來做雷神金斧會更有意義。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彰化縣溪湖鎮彰化縣溪湖鎮員鹿路三段372號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9652
  • 所在地-經度
    120.478365
  • 是否開放
  • 所在地-名稱
    震福宮(雷神廟)
  • 參考資料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震福宮,網址:http://crgis.rchss.sinica.edu.tw/temples/ChanghuaCounty/shihu/9707798f5bae 凌筠婷,〈溪湖雷神120歲慶生 200民眾捏雷神公仔〉,《聯合新聞網》,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2/3292109 尤宏源上傳,〈溪湖竹頭仔震福宮雷神廟120週年〉,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yhUZxwYnAY
  • 資料來源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1895~1945)/清領時期 (1683~1895)/戰後時期 (1945~)
  • 撰寫者
    陳玄博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9652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478365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彰化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溪湖鎮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員鹿路三段372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