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溪州石塔

東螺溪流經石塔村北邊,與今之北斗為界。清道光22年(1842)發生水災,東螺溪溪水暴漲,村莊岌岌可危之時,庄內村民奉祀的武聖宮關聖帝君顯靈,指示村民在溪邊豎立石塔以破除水患。村民依神示設立後,溪水退去,村莊得以保全,此後不再有水患。村莊亦因此名為「石塔村」。 另外還有一則關於彰化媽祖典故,相傳清朝時期,彰化南瑤宮媽祖到笨港(今北港)進香,回鑾經過濁水溪時,由於天色已晚,又不諳水路,進香團迷失方向,此時對岸隱隱發出亮光,引導進香團安全渡岸,上岸後才發現是石塔所在,眾香客認為是石塔公特地化身指路。爾後南瑤宮進香回鑾都會繞境西畔石塔,以感念回報因緣。石塔無固定祭祀日期,村民大都在過年、端午、中元、中秋等節日備妥牲禮祭拜。 豎立於此處的石塔因長期暴露在外,風雨侵襲,外表風化,村民於1978年在外圍砌石保護。石塔造型獨特,外觀五角形,高約三公尺,由石頭、水泥疊砌成,頂端呈葫蘆狀。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彰化縣溪州鄉西畔村石塔巷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833153
  • 所在地-經度
    120.543842
  • 是否開放
  • 所在地-名稱
    溪州石塔
  • 參考資料
    張素玢,《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新北市:衛城出版,2014。 洪長源,《溪州鄉情》,彰化:溪州鄉公所,1995。 ⟨石塔源記⟩文字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1895~1945)/清領時期 (1683~1895)/戰後時期 (1945~)
  • 撰寫者
    翁健鐘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833153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543842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彰化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溪州鄉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西畔村石塔巷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