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苑潮間帶濕地是彰化海岸的眾多濕地之一,彰化海岸從大肚溪出海口至濁水溪出海口間是由兩大溪流沖刷而成的潮間帶濕地,是臺灣少有的泥質灘地。這片濕地孕育豐富的潮間帶生態,也是中華白海豚和侯鳥的覓食之所。同時,還是淺海漁業和牡蠣養殖的重要產地,而芳苑濕地的海牛文化更是國家無形文化資產。
但2005年的國光石化開發案卻打算在此地以填海造陸的方式建設石化園區,假若成功則勢必會影響濕地生態。大城鄉、芳苑鄉當地民眾挺身抗議,此案亦成為全民關注議題,許多民眾、團體亦力挺捍衛濕地。但開發案評估並未就此停止,2007年時大城、漢寶濕地原將進入國家重要濕地名單,但因開發案而備受阻饒。2010年時甚至傳出國有財產局將賤賣濕地給國光石化的消息,使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彰化縣環保聯盟等組織共同發起「全民來認股,守護白海豚」的環境信託活動,希望集資向國有財產局購買濕地及白海豚的洄遊廊道。最終,由於環評問題及其他考量,國光石化開發案改往國外選址。
近年來,由於環保意識抬頭、重視傳統文化和發展觀光,彰化縣政府和地方文史工作室都陸續舉辦不少推廣芳苑濕地和海牛文化的活動和建設,積極進行溼地保育、推動文化觀光和文化保存等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