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深耕圳

深耕圳的開築年份的尚不能確定,但在清嘉慶年間(1796-1820)深耕堡就有開築廣興圳和新耕圳,而深耕圳在清領時期灌溉深耕堡轄區內所有的農田,因此有可能深耕圳就是廣興圳和新耕圳,加上其他灌溉深耕堡的圳統稱為深耕圳。在日治時期也被納入「臺灣公共埤圳」,大正12年(1923)臺中州廳將永基圳、深耕圳、莿仔埤圳等公共埤圳合併設立「北斗水利組合」。 深耕圳後發展有一圳、二圳、三圳。在集集攔河堰完成之前,深耕圳水的來源是在自強大橋引濁水溪水,但現在則是由莿仔埤圳所供給永基圳,再供給深耕圳。永基圳來到新廣村新庄子後分為南北二線,因此南線沿濁水溪堤防邊至自強大橋接原來的深耕圳,現在深耕圳的範圍應從新庄子算起,因為是受永基圳的供給。九塊厝的居民就是深耕圳來灌溉,對於他們來說就是母親河。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彰化縣竹塘鄉下溪墘社區
  • 別名
    深耕一圳、深耕二圳、深耕三圳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839253
  • 所在地-經度
    120.412901
  • 是否開放
  • 所在地-名稱
    深耕圳
  • 參考資料
    洪長源,〈深耕圳〉,《竹塘九塊厝》(彰化市:彰縣文化局,2018)。 陳鴻圖,〈臺灣南部水利糾紛的歷史考察〉,《興大歷史學報》,第二十期(台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2008),頁119-120。 張素玢,《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新北市:衛城出版,2014。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十三 溪洲鄉分組座談記錄〉,《彰化縣鄉土史料》(南投市:省文獻會,1999),頁715。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1895~1945)/清領時期 (1683~1895)/戰後時期 (1945~)
  • 撰寫者
    陳志康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839253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412901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彰化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竹塘鄉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下溪墘社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