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枋橋頭天門宮

枋橋頭天門宮,傳說建於乾隆20年(1755),但此說法有些許瑕疵。透過嘉慶皇帝贈的「海國安瀾」木匾上標示的戊午年(1798),將此廟宇建立時間訂於嘉慶3年(1789)或許較為可信。不過如果往前推算,因為當地居民約是乾隆初年前來開墾,所以乾隆年建成的說法也不是毫無根據,但不太可能會早於乾隆。廟宇主祀天上聖母,其香火來自於鹿港天后宮,因此天門宮每十二年會前往鹿港進香。1959年時廟宇曾經組織祭祀委員會進行重建,並於1961年重建完成,1963年舉行「祈安慶成」。 過去天門宮有所謂七十二庄的祭祀組織,而此組織大約形成於道光年間,是由開基祖媽、湄洲媽、大媽、大二媽、舊社二媽、武西二媽、太平媽、湳雅大二媽的信徒,以其所屬聚落為單位所構成的綜合體。此組織源於漳客聯合對抗泉民的械鬥社會結構,但大約在明治時代就漸趨瓦解,今日主要改由「天門宮八角頭內」為廟宇主要祭祀圈。 關於廟宇的神蹟傳說其實不少,其中最有名的是「武西二媽出巡秀水下崙抓地漏」一事。當時八堡圳開鑿之初,秀水地區不知為何卻無水可用,經師公作法發現是水鬼作祟,所以秀水人就恭請天門宮武西二媽抓地漏。後來果然水流大通,村民對此十分感激,所以此後只要七十二庄的人經過秀水下崙,都會熱情款待。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彰化縣社頭鄉彰化縣社頭鄉橋頭村媽祖廟街43號
  • 別名
    板橋頭天門宮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916679
  • 所在地-經度
    120.582305
  • 是否開放
  • 所在地-名稱
    枋橋頭天門宮
  • 參考資料
    許嘉明,〈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36(台北,1973.09),頁165-190。 賴宗寶等訪談、楊素晴總編輯,《彰化縣口述歷史(一)》(彰化縣:彰化縣文化局,1996),頁20-21。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社頭鄉枋橋頭天門宮,網址:http://crgis.rchss.sinica.edu.tw/temples/ChanghuaCounty/shetou/0717008-FQTTMG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社頭枋橋頭天門宮,網址: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20120119000001 台灣廟寺站:天門宮,網址:http://www.tw-temple.com/product_info.php?id=5217
  • 資料來源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1895~1945)/清領時期 (1683~1895)/戰後時期 (1945~)
  • 撰寫者
    陳玄博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916679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582305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彰化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社頭鄉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橋頭村媽祖廟街43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