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鴻韻生輝

在陰影處理上,會因為移動與光線之間的關係,產生不同變化,因他不只是單點透視,在陶土的周圍產生一種多點透視,不再從一觀點去看待一件事情,其實有多種虛與實,在這個現實空間裡,實與虛之間有多種的交叉,多重比對。(本文來源:2018年台灣工藝競賽專輯) 以平易近人的台灣鳳梨為創作的造型基礎,色彩以紅色系為主,來軟化作品的造型剛性,斑斕的紅色搭配灰銀金屬色調,呈現出現代感並彰顯出一股永恆的生命力。鳳梨意味旺來,藉由此作品傳達對台灣各行各業的祝福與對未來的期許!(本文來源:作者提供) 美麗斑斕的釉光,妝點在這件幾何立體塊狀組成的鳳梨造形物上。鮮紅與金、銀、藍、紫相互交輝,時而隱現、時而奪目,是中低溫釉上彩的閃光釉魅力所在,於釉燒過程的操控中,將氧化銅、氧化銀、氧化鉍還原出的金屬色光。在耀眼閃亮的色彩烘托中,更加符合鳳梨受台灣人賦予「旺來」的美意象徵,傳達出對台灣各行各業的祝福與對未來的期許。 活耀於國際陶藝舞台的台灣陶藝家謝嘉亨,向以寫實擬真、縮小比例的陶瓷蒸氣火車系列創作知名。此次以一件幾何立體塊狀如鳳梨造形的作品參加2018年台灣工藝競賽,獲得美術工藝組三等獎殊榮。謝嘉亨青年時期曾於西班牙求學接觸到閃光釉,在恩師喬安·伊萊瑟 (Joan Ilacer) 的指導下研究成功燒製。閃光釉釉彩藝術出自中亞的彩虹釉,由阿拉伯人於十三世紀統治西班牙時使用於皇室陶瓷器上而流傳。謝嘉亨對陶土媒材塑性的掌握,讓他能寫實的塑造精細機械部件與結構,進而表現運用在他個人喜愛的早期交通工具與蒸汽火車上,乃至近期具結構性的幾何立體塊狀造形。加上他精湛頂真的陶瓷燒製技術,充分發揮閃光釉彩的藝術性,運用筆刷、噴槍、淋釉、潑釉、浸釉等方式來變化閃光釉的施釉過程;並於釉相掌控上以疊釉時釉的薄厚、熔點,創造出顏色之對比、層次與流動斑斕的效果,宛如印象派畫家捕捉光與色的表現。 2020年首次集結早期交通工具與蒸氣火車,於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展出「經典世代-謝嘉亨陶藝創作展」;陶瓷蒸氣火車系列作品不僅是全臺灣唯一,謝嘉亨也是世界上唯一以陶瓷技法表現蒸氣火車的陶藝家。(詮釋委員:杜文田)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謝嘉亨
  • 日期
    年代: 201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座標系統
    WGS84
  • 向量空間資料
    創作地點/創作地點: POINT (121.521048 25.050803), 創作地點/製造地點: POINT (121.521048 25.050803), 作者或關係人地點/作者出生地: POINT (121.521048 25.050803), 取得地點/藏品取得地點: POINT (120.691859 23.980797)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