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飛瀑聚寶盆

跟飛瀑聚寶盆有關的相片,共4張
跟飛瀑聚寶盆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飛瀑聚寶盆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飛瀑聚寶盆有關的相片,第3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圓渾飽滿的器型,微微內縮的盆口。自然柴燒流釉。 圓渾飽滿的器型,出自一位九十歲高齡的陶藝家之手,相當令人感動。原礦土要拉坯非常困難,但林添福仍頂真到位,將傳統形制的「火盆」縮小,將此一形制之美的比例美感詮釋到最恰到好處! 近代收藏家則取廣口招財,大肚聚寶之意,而有「聚寶盆」的好聽名字。 兒子林瑞華以高溫1400℃柴燒而成,不施任何釉藥,讓柴燒落灰與土坯的骨胎共熔玉質化質感,落灰釉如瀑洩下氣勢壯闊,局部有自然金絲和冰裂效果,變化細微,耐人尋味﹔為臺灣傳統陶走出一個全新的美學格局。(詮釋委員:鄧淑慧)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作者
作者: 林添福
日期
年代: 2015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座標系統
WGS84
向量空間資料
POINT (120.872694 24.657369)@#@POINT (120.872694 24.657369)@#@POINT (120.691859 23.980797)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