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銅紅釉長頸瓶

銅紅釉長頸瓶撇口外敞,長頸,溜肩,弧腹下收圈足,瓶身下接鏤雕木刻台座。整體小巧玲瓏,素面無紋飾,底足內署楷書「大清康熙年製」青花六字三行款,款文無圈線。 瓷釉以氧化銅作為金屬發色劑,在高溫還原氣氛下燒製而成,由於氧化銅被還原成為銅離子,因而呈現鮮豔的紅色。此件長頸瓶整體釉色含有深淺不勻的斑點,口沿有因燒製時氧化還原程度不同而形成的綠色苔點,器下部則有不規則分布的黑釉焦泡。 古代銅紅釉燒成技術相當困難,不僅必須掌握釉料裡銅發色劑的比例,還須嚴格控制窯爐裡的燒成氣氛,明清時期,銅紅釉的燒製都是由官窯進行作業,至清代康熙時期,更發展出呈色多變的「豇豆紅」,是中國製瓷技術高度的表現。(詮釋委員:盧泰康)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194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座標系統
    WGS84
  • 向量空間資料
    使用地點/展覽地點: POINT (121.517011 25.032493)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