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酒瓶系列:騎兵

  美國在獨立戰爭後的西進拓荒運動中,因白人殖民者人數日益增多,漸壓迫到印地安原住民的生存空間,而時常產生衝突,許多美國人遭印地安人獵首;美國聯邦政府遂組成騎兵隊來追趕對付印地安人。騎兵屬於陸軍,是騎乘馬匹作為移動前進部隊的兵種。   這件裝飾陶瓷造型表現一名美國西部騎兵的馬上英姿。他身穿藍色騎兵制服,繫著紅色領巾,頭戴牛仔帽,全副武裝:腰間配帶短槍,由左肩至右邊腰間掛的槍帶繫著一支長來福槍,貼著馬匹側身與馬鞍垂直,左邊腰間則佩著長劍,貼著騎兵左腿,馬鞍前後裝載著旅途行囊。整體刻畫塑造詳盡細膩,馬匹左前蹄向內提起,頭向右傾,狀似提步向前進,右後腿部肌肉感與表面紋理也清楚可見;而騎兵上身直立挺拔,雙腳蹬著馬鐙,身體與馬的姿態互動真實自然。他的雙手戴著手套,並拉著由真實皮質繩條替代的韁繩。   底座底部罕見的以絨布全面貼封,是特地為擺飾用途避免陶瓷摩擦桌面所添加的設計,而落款資訊則無從得知,在模擬荒野泥地的底座上可見刻有原型設計師F.R.Lammert©1975的字樣。瓷偶的製程先後分為:原型雕塑、製模分片、注漿成型、整修粘接、生檢、窯燒、締檢、彩繪和繪燒幾個步驟,完成後再經最後的品檢與包裝才出貨。在製模分片階段,騎兵與馬匹是分開製模的,注漿成型後再整修、相繼粘接組合上槍枝、旅途行囊。   這件酒瓶出自丸利陶器股份有限公司 (Maruri Taiwan, Ltd., 1971-1994) 經營的工廠,是由臺日股東合資,於1970年代帶動起臺灣苗栗裝飾陶瓷產業盛況的龍頭廠商之一。當時日本丸利公司在裝飾陶瓷方面的製造經營與貿易外銷已有三十幾年經驗,商品銷售至美國、歐洲。然而受到自身產業轉型與勞力不足的影響,轉而向海外尋找合作生產對象,看上當時臺灣的苗栗公館一帶原有的製陶發展,加上乾淨能源的天然瓦斯,於是決定來此地設廠,投注技術與管理,帶起這條裝飾陶瓷生產線的新興產業。(詮釋委員:杜文田)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F. R. Lammert、丸利陶器股份有限公司
  • 日期
    年代: 197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座標系統
    WGS84
  • 向量空間資料
    創作地點/製造地點: POINT (120.816839 24.532132), 其他地點/銷售地: POINT (-113.7508813 36.241886), 館藏地點: POINT (120.691862 23.980863), 其他地點/出貨港口: POINT (121.74336 25.131859), 取得地點/材質取得地點: POINT (137.0766 35.230928)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