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酒瓶系列:母女雕像

  這件出自苗栗丸利陶器公司的母女雕像屬於酒瓶系列,中空的雕像除了是觀賞用的裝飾品,另一個用途則被用來作為儲酒瓶。大部分的人形雕塑瓶是以頭頂上的帽飾部分作為瓶蓋,內附有軟木塞,中空的主體人型部分作為容器。這件陶瓷雕塑造型是一對母女,母親手中抱著嬰孩 (僅露出臉部),頭微傾著面帶慈祥笑容,身著紅色長裙洋裝,帽子與圍裙皆為同款式的淺藍色布料;身旁的小女兒手提花籃,臉龐圓潤,開心地笑著。母女的臉部特意展現西方人深邃突出的五官,且兩位皆為黃髮。延續此系列營造粗曠的塑型手法,整體的彩繪也較不著重細節。造型上包含了兩個人物,製程中分別注漿成形後,再經修整後組合起來,由於作為酒瓶容器,推究注漿口則為瓶口—帽子緞帶分隔處,以利通氣窯燒。此件在造型上由多個製模分片而成,包括母親的雙手與手中嬰孩、身旁的小女孩、帽緣,皆屬主體軀幹外的附件,於脫模後的整修階段粘接至主體。   此件雕像作品同為美國畫家蓋瑞•施爾德 (Gary Schildt, 1938-) 專為艾爾發企業(ALPHA INDUSTRIES, INC.) 所設計的拓荒者系列,表現移民至西部的拓荒家庭中女性的角色:生養育後代也是一項奠定移民家庭生活的任務。   丸利陶器股份有限公司 (Maruri Taiwan, Ltd., 1971-1994) 經營的工廠,是由臺日股東合資,於1970年代帶動起臺灣苗栗裝飾陶瓷產業盛況的龍頭廠商之一。當時日本丸利公司在裝飾陶瓷方面的製造經營與貿易外銷已有三十幾年經驗,商品銷售至美國、歐洲。然而受到自身產業轉型與勞力不足的影響,轉而向海外尋找合作生產對象,看上當時臺灣苗栗公館一帶的製陶發展,以及乾淨能源的天然瓦斯,於是決定在此設廠。廠房管理與技術指導由日方引入,加上苗栗居民克勤克儉的工作精神,促成裝飾陶瓷這項勞力密集的產業迅速蓬勃發展,為臺灣賺取巨額的外匯收入,產業初期的出口值從民國60年的41萬美元提昇至民國77年的3億美元。(資料來源:「蛻變中的苗栗陶—外銷vs.文化休閒的五穀文化村案例」,賀豫惠、葉相君,《工藝雜誌》NO.4)。(詮釋委員:杜文田)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Gary Schildt、Alpha Industries、丸利陶器股份有限公司
  • 日期
    年代: 197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座標系統
    WGS84
  • 向量空間資料
    創作地點/製造地點: POINT (120.816839 24.532132), 其他地點/銷售地: POINT (-113.7508813 36.241886), 館藏地點: POINT (120.691862 23.980863), 其他地點/出貨港口: POINT (121.74336 25.131859), 取得地點/材質取得地點: POINT (137.0766 35.230928)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