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天女散花瓷塑

天女散花瓷塑,人物站立於飛龍之上,手持花籃,身披彩帶,體態輕盈,飄曳的衣裙、彩帶凌空擺動。此塑像胎骨潔白,以釉上彩技法作為裝飾,捏塑成形的瓷胎高溫燒成後,再施以低溫各色釉料,描金彩繪。器身上以細膩的筆畫點綴出華麗豐富的配飾,氣質雍容華貴。「天女散花」一詞原本來源自佛教中《維摩詰經·觀眾生品》里的一則故事。後常將「天女散花」寓意為春滿人間,吉慶常在。 釉上彩是中國傳統陶瓷裝飾技法之一,使用各種低溫釉彩在已高溫燒成的瓷坯表面繪製紋飾,然後再二次入窯,低溫燒成。廣東地區的廣彩與潮彩皆為相當著名的彩瓷風格,廣彩運用了西洋元素,搭配鮮豔的色彩圖案,因而深受海外市場的歡迎。而潮彩的瓷雕,用料精細,釉料潔白,造型秀美,更以鏤雕工藝配以各式瓷花捏塑最負盛名。 (詮釋委員:盧泰康)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20世紀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