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青瓷帶蓋三足薰爐

青瓷帶蓋三足薰爐,爐身直口,短頸,鼓腹,三足,瑞獸雙耳自頸部連接到腹部。瓷胎裝飾紋樣後,以高溫青瓷釉燒成,高溫釉色呈現淡青。爐身頸部飾有卷草紋,腹部印有雙獅戲球紋,足部近器底處裝飾獸首,三足宛如象足,粗壯有力。爐蓋上塑造一隻躺臥之姿的瑞獸,張嘴露齒。器蓋與器身上有多處圓孔,便於薰香逸出。 青瓷是使用以鐵作為金屬發色劑的釉料,在還原焰中高溫燒成。若釉料含鐵比例不正確,燒製過程中,窯爐內還原氣氛不充足,色調則呈現黃色或黃褐色。青瓷的發展歷史悠久,如晚唐至五代北宋初的越窯、北宋汝窯、宋官窯、耀州窯、龍泉窯等,皆為燒造青瓷著名的窯場。(詮釋委員:盧泰康)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20世紀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